身材瘦削,面带笑容,谈吐流利,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谁能相信这个刚满30岁的小伙子,竟是一家年生产5万辆电动车的企业负责人?从租赁1间标准厂房,到租赁4间标准厂房,再到眼下投资3000万元、征地30亩建设企业生产基地,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内,这位名叫吴余波的年轻人,用自己的行动,谱写出一曲精彩的返乡创业之歌。
家住颍上县谢桥镇的吴余波是名退伍士兵,退役后,家人在颍上给他找了份稳定的工作。然而,不甘于平凡的吴余波却选择外出闯一闯。2006年开始,他先后奔波到上海、北京、合肥等地找工作。
学历不高,也没有工作经验,仅凭着一股闯劲在外拼搏的吴余波一直在成功的道路上徘徊不前。“当过服务员,也干过销售经理、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尽管干得都不是很成功,但这些工作却(炼了我的个性,增长了我的见识。”吴余波告诉记者,2010年,他又来到江苏无锡的一家电动车厂工作,由于肯动脑、见识广,很快升职为企业的销售主管。
由于常年在外跑销售,吴余波慢慢地对电动车销售市场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发现,安徽、河南等中部省份是电动车销售最旺的地区,如果靠近这个庞大的销售市场,创办一家电动车生产企业,一定很有前途。“我当时想老家颍上就是个理想的地方啊,身处安徽、靠近河南,而且交通条件便利,回乡创业起码有销售市场优势。”吴余波说,2011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颍上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道出了自己的创业打算,没想到从此敲开了他的致富大门。
“你回来放手干吧,要政策有政策,缺工人,园区帮你招。”在颍上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下,2012年,吴余波来到园区创办了安徽登冠电动车有限公司。尽管创业伊始缺乏单独建设厂房的资金,但靠着当地给予的优惠政策,他依然在园区提供的标准厂房里将企业经营得红红火火。如今,企业租赁的标准厂房已从最初的1间发展到4间。
近日,记者在安徽登冠电动车有限公司租赁的标准厂房内看到,一辆辆工艺精良、外形靓丽的电动车经过拼装、喷涂等环节,便依次走下生产线。“我们的产品原材料和雅迪、新日等知名品牌电动车是一样的,但是由于靠近市场,加之宣传费用少,同种规格的电动车,要比知名品牌便宜好几百块钱,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市场销售状况很好。”吴余波说,凭着质优价廉的优势,企业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产品畅销河南、江西、安徽等地。目前企业年生产各类电动车5万辆左右,生产规模位居全省同行业前列。
这两年的快速发展,让吴余波积攒了一笔资金。去年下半年,吴余波在颍上经济开发区征地30亩,投资3000多万元,开始建设自己的企业厂房。“预计今年中旬就能够投入使用,届时企业的生产能力将增加两倍,每年可生产电动车15万辆,年产值有望达到1.2亿元。”吴余波说,下一步,他准备引进电动车原材料上游企业,在园区逐步形成电动车生产产业链,推动颍上经济开发区发展成为省内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之一。
新闻推荐
市领导分别参加各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