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自古以来,积德行善是诸多家庭(家族)传承推崇的家风。我们每个人都应怀一颗善良的心,与人为善,从善如流,积善成德——
■ 本报记者 李浩
传承一副热心肠
5月2日,家住合肥市瑶海区宝业城市绿苑小区的张芬女士,被邻居金奶奶叩开家门。金奶奶家的电灯坏了,想要张芬帮忙修理一下,换个灯泡。张芬二话没说就到了金奶奶家,换上新灯泡,扣上灯罩,再摁下开关,“啪嗒”一声响,金奶奶家亮堂如初。
金奶奶70多岁,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自己身体也不好,平日里张芬总会去金奶奶家帮助买些菜,打扫一下卫生,帮些力所能及的忙。逢年过节,如果金奶奶的孩子没有回家,张芬还会邀请金奶奶来自己家吃饭。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存好心、做好事\’,所以看到别人有什么困难,能帮的我都会去帮上一把。”张芬告诉记者,她的“热心肠”来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
张芬的父亲会一些医术,还会修电器,以前住在大院里,如果邻居家有人头疼脑热、或者家里电器坏了,都会找他,而他也会免费给人看病、修电器,有的时候还自己掏钱买药送给生病的邻居。耳濡目染之下,“存好心、做好事”观念深深地印在张芬心里,谁家有孤寡老人没人照顾、谁家有独自在家的小孩要照看、看到有人搬不动重物……张芬都上前主动帮忙。
在长辈的影响下,张芬年仅9岁的儿子也继承了这样一副“热心肠”。一次,他看到电视节目中报道一则 “好心人赴含山献爱心”的消息,当时就想拿出压岁钱,帮助有困难的小伙伴。这个想法得到了张芬大力支持,她托亲戚从老家找到两位家境困难的孩子,春节时母子俩精挑细选了学习用品送到困难小朋友手中,张芬自己也给每位孩子送上500元钱助学金。
春节回来,张芬的儿子郑重向父母宣布:以后要经常去看两个小朋友,有时间还要接他们到合肥来玩。张芬被儿子的懂事和善良所感动,“孩子有这份爱心,我们一定全力支持,让这副‘热心肠\’传承下去。 ”
行善举时费思量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古人倡导积德行善的家风,多有福荫家族、子孙的朴素愿望。现实生活中,当做好事不能很快得到“好报”,甚至会因此给自己和家人招来麻烦时,一些人对善行义举望而却步。
“大洋,遇上有人摔倒千万别扶,也不要围观,凡与自己无关的事都别去管。 ”合肥市信旺华府骏苑小区居民张奶奶这几天常对外孙念叨。原来,张奶奶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舒城县初三学生小何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老人诬陷为撞人者,最后警方调取监控才得以证明清白。类似新闻张奶奶看到过多次,每一次她都教育外孙不要“多管闲事”。而外孙却说:“做好事被诬陷的只是少数,世上还是好人多。 ”祖孙俩谁也说服不了谁。
“传承行善好家风,要视情况不同区别对待。”记者采访发现,持类似观点的并不鲜见。合肥市民吴先生的孩子就读于该市南门小学,平常学校发起的做好事活动,他总是大力扶持,可当孩子把钱给路边乞丐时,他却全力阻止。
4月30日这天,吴先生接孩子放学回家途中,遇到一个老奶奶躺在地上,身体蜷缩成一团,守着一个破碗乞讨,看上去非常可怜。孩子说:“爸爸,我把买饮料的钱省下来给她吧。 ”吴先生头也不回地拉着孩子往前走,等离得远了,他对孩子说,“这老奶奶八成是骗子,我们不能助长这种风气。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乞丐,咱们别管”。
有调查显示,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有13.3%的学生选择 “看看其他同学的态度再决定”,有8.1%的学生选择“悄悄地走开”;而在面对弱势群体时,有26.6%的学生选择了“害怕受骗而不理”。
“社会性的‘信任危机\’,让家长对教育孩子做好事越来越纠结。 ”中国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助理周兴国表示,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会利用人们的善心去设骗局,孩子的识别能力和行动能力都较弱,容易落入骗局成为受害者。有的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会教育孩子不要对陌生人施以援手。
献爱心要讲方法
“做好事、行善举,是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应保有的优良品德,做人不能冷漠,应该有悲天悯人的良善情怀。 ”周兴国表示,传承好家风不能因噎废食,而应教育孩子学会行善的方式方法,既助人为乐、又保护好自己。
周兴国告诉记者,他教育女儿在不损伤自己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做好事。例如,遇到持刀抢劫、火灾等突发情况,应当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打电话报警,而不是自行施救。 “并不是轰轰烈烈地助人才是做好事,做好身边力所能及的事同样是在做好事。 ”周兴国说,爬山时,看到别人丢弃的矿泉水瓶子,随手捡起扔进垃圾箱;遇到行乞的人给他们一些零钱;对送水工、收废品的人以礼相待……在他看来,这些小善行一样也是做好事,与救落水的人一样有意义。积小善而成大德,对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身边小事、点滴善举,可亲可近可信可学,在培养孩子爱心的同时,也可最大限度避免对孩子的伤害。
“中国好人”刘飞常常带着孩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精神,传承热心公益的良好家风。刘飞2007年12月注册成立了颍上县公益志愿者联盟协会,先后策划、组织并参与了300余次公益活动,包括助学帮扶、公益义演、助老助残、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环保、艾滋病防治宣传等项目,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000个小时。
在刘飞的鼓励下,他的爱人顾广兰和女儿刘纯也加入了这个志愿服务组织。当时刘纯只有6岁,是该组织最小的志愿者。 “只要是协会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们一家三口都一定参加。带孩子一起投身公益的目的,是教孩子学会怎样帮助别人,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善举,更好地将好家风传承下去。 ”顾广兰说。
新闻推荐
■ 李斌叶某、周某两位老人唯一的儿子因交通事故去世。由于他们长期照顾孙女的原因,祖孙亲情难以割舍,但儿媳田某却阻止两位老人探望孙女。无奈之下,老人将儿媳告上法庭。最近,颍上县法院判决支...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