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杞柳轻抚戴家湖

来源:阜阳日报 2015-06-16 08:5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半岗镇适应性农业发展见闻

本报记者 程榭

夏种时节,全市各地随处可见抢墒播种的场景。然而,6月15日,记者来到颍上县半岗镇戴家湖低洼地时发现,这里却一片静悄悄,洼地上接连成片的杞柳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微风一过枝叶沙沙作响,令人仿佛来到了林深不知处的佳境。

“戴家湖有3000亩土地,今年初开始规模种植杞柳,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300亩,是沿淮地区最大的杞柳种植基地之一。”半岗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张士华高兴地说,“种了杞柳,‘三夏\’期间大伙儿也不忙了,我们也不用忙着禁烧秸秆了。”

就在一年前,戴家湖当地群众每年还是种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或大豆,由于靠近淮河,地势低洼,时常遭遇水涝灾害。“以前是搞对抗性农业,为了保证农作物产量,我们实施了低洼地治理,建设排涝站等,但还是难以解决农田积水问题。一到雨季,镇里马上会抽调人力、机械抽水,仅这一项,每年的花销就在10万元以上。”张士华说,尽管采取了不少方法,但戴家湖低洼地的粮食产量依然不尽如人意。

为改变这一现状,去年以来,半岗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适应性农业,并依托低洼地资源,成立沿淮杞柳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杞柳规模种植。“这些杞柳是今年初种的,刚栽下去时只有10多公分,现在已经长到一人多高,到秋季就能收获了。”沿淮杞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杞柳喜肥水、抗雨涝,在雨季浅积水两三个月的不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同时,杞柳的管理也十分简单,只需要春季施一次肥、夏季打一次药。

从年初种植,到目前发展到2300多亩。杞柳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得益于其良好的预期收益。“发展适应性农业,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得到实惠。”张士华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杞柳一年种植连续收获8-10年,亩产一般在5000斤左右,每斤售价在一元左右,这样每亩的收益就能达到5000元。如果加工成白条,按2.4斤柳条出1斤白条计算,每亩毛收入可达8000多元。杞柳皮还可冬贮养羊,每亩柳皮可育肥3到4只羊,老的杞柳根还可以作为根雕艺术品原料出售。

从发展对抗性农业到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发展适应性农业,像发展杞柳规模种植这样的鲜活事例在半岗镇还有很多。据了解,半岗镇南靠淮河,境内有邱家湖、戴家湖和第三湖,洼地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60%以上。近年来,该镇依托淮河滩涂地,大力发展皖西白鹅、白山羊、散养鸡等规模养殖,上规模的养殖户达20多家;利用邱家湖浅水区发展浅水莲藕种植260亩,亩均收益近万元……目前,半岗镇已初步形成了“洼地杞柳、深水网箱、浅水池藕、外滩畜禽”的适应性农业发展格局。

半岗镇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眼下,该镇正依托杞柳、畜禽等特色农牧产品,就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已拥有阜阳创艺工艺品等8家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

新闻推荐

女警察智擒两逃犯

本报通讯员 郑兰鹏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杞柳轻抚戴家湖)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