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河洲书院 传承文脉看今朝

来源:阜阳日报 2015-07-30 20:5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程榭 关加加/文 郭海洋/摄

颍上县居民来到滨河公园河洲书院读书。

仲夏时节,响午过后,颍上县城退休居民张怀晓走出家门,径直来到离家不远的河洲书院看书,翻看着丰富的藏书,享受着良好的阅读环境,张怀晓心中感慨:“每天来这里看书读报,我的退休生活过的更是有滋有味。”

颍河故道,颍上江心洲滨河公园核心位置,一个气势宏伟、古朴庄重的三层仿古木结构建筑正成为颍上居民的精神家园。它的名字叫河洲书院,一个曾在颍上历史上出现过的书院。河洲书院的出现,折射出颍上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表明颍上县委县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延续颍上千年文脉

   记者近日来到颍上河洲书院,这个仿古建筑,坐落在风景优美的江心洲滨河公园,旁边有开阔的水面,河洲书院犹如一座船舫安静地停靠在这一片诗情画意中,相得益彰,煞是好看。

“命名河洲书院,可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早在清朝前期,颍上就有河洲书院。”颍上县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书院,作为唐宋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是中国人的文化组织,它为中国的教育、学术、藏书、出版、建筑等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植,对思维习惯及伦常概念的养成都作出过不可(灭的贡献。

明代万历五年,浙江人屠隆到颍上任县令,修建了管鲍祠,并把颍河取直、修堤,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颍河对颍城的水害,颍河故道中的一段便是今天的滨河公园,也是刚刚复建的河洲书院所在地。

清顺治十八年,石门县人劳

新闻推荐

中午记者来到颍上县夏桥镇罗洋村东王海自然村居民

本报记者徐立成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持之以恒建美城2015-08-06 08:40
猜你喜欢:
吹干衣服又值勤2015-08-03 08:41
评论:(河洲书院 传承文脉看今朝)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