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饥民流离失所,四处逃命。当时,我的八爷汤和霖在颍上县江口集东南角处创办了一所幼儿学堂(江口小学的起源),他既是校长也是教师,正满腔热情投身于教育救国的事业中。1940年的冬天,忽然传来大爷被日军暗杀的噩耗(大爷是安庆盐监司的总监),八爷获悉噩耗后痛哭流涕,几夜悲愤难眠。
那个晚上,八爷走向老太奶奶的屋里,双膝跪倒在地,嗓音哽咽地跟老太奶奶请求:“妈,我无法在家为您尽孝了,我想去前线当兵打仗!”老太奶奶厉声问,你教书教得好好的,怎么又要去当兵呢?八爷抬高嗓音,说道:“现在日寇在我们国家烧杀抢掠,残害百姓,作为七尺男儿,岂能容忍强盗肆意横行?儿愿去前线奋力杀敌,请妈妈答应我的请求!”老太奶奶满脸愁容,沉思良久之后才开口说话:“唉,叫我答应你可以,不过,你先答应我的两个条件:一,你先把克和(我大爹,老太奶奶的长孙)从外面找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二,你出去当兵,要力戒鲁莽,务必做到智勇双全,争取干出一番事业以光我列祖列宗。”“行,儿一定做到!”八爷连磕三个响头,站起身,收拾行囊,第二天离开了家门。
两个月后的一天,八爷来到西安城,他从军队的名单中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化名汤森的大爹汤克和。叔侄见面激动万分,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八爷厉声道:“克和,你赶紧收拾行李,跟我回家!俺妈想你想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那时,大爹正在西安陆军军官军校学习,他红着脸,高声回答:“侄要报效国家,无法满足奶奶和您的要求,请您支持我的志向!”八爷心里很感动,说:“克和,你走的是大道,我也正在寻找政府军,准备参军抗日呢。好吧,你就在这儿下劲干,等打完仗,赶走了日本鬼子,咱们一起回家团圆!”
八爷托人给老太奶奶捎回一封书信,信中简单叙述了大爹的状况和自己的打算,然后,他投奔了国民革命军。据大叔(八爷的儿子)介绍,后来八爷九死一生,身上多处负伤;抗日战场上,八爷英勇无畏,屡立战功。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一九九六年清明节前夕的一天,八爷从台湾回到家乡,修坟祭祖,会见家乡亲人。
作为他的侄孙,我们弟兄十多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宾馆拜见了他老人家。八爷虽然已经九十多岁了,但看上去很精神。他面容清瘦,戴着金丝眼镜,一副学者模样。
八爷深情地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心声:“在台湾的这些年,我最想念的人就是你们的老太奶奶,我的妈妈。现在,我深感愧疚,因为我对不起她老人家!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我当了兵,把妈妈撇在了家乡。唉,妈妈没吃我一口饭,没穿我一丝布,没花我一分钱!有时,我想:今生今世无缘报答她了,要是真有来世,我要再做她的儿子,一定好好孝敬她老人家,让她享尽人间幸福。”
那天,八爷回到颍上县江口的老家,拜望了汤家祠堂的旧址、江口小学、江口的老街,回到他曾经耕种过的田地,最后,上坟祭祖。当八爷来到老太奶奶的坟前时,在大叔的搀扶下,他跪倒在地,眼中闪出浑浊的泪花。八爷哭诉道:“妈妈,儿看您来了!自古忠孝两难全,冀望来世报天恩。”
八爷在老家住了两天,与家乡的亲人们欢聚一堂,畅谈家乡的历史变迁,他微笑着跟我们说:“我心里高兴啊,因为我回家了,我的团圆梦实现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郭晓林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