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水找老陈,准能帮你忙。”近三年来,这句顺口溜在颍上县红星镇宁大村妇孺皆知。老陈名叫陈乃文,是宁大村水厂的承包人。从2012年下半年至今,这个有责任心的汉子,承担起水厂管护工作。确保正常供水、让群众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三年来,陈乃文有效解决了农饮工程的建后管护问题,逐步建立起权责明晰、以水养水、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农饮工程市场化管护树立了榜样。
个人承包后用水有保障
打开水龙头,自来水水流通畅,水质清澈,做饭、洗漱都很方便。近日,宁大村敬老院院长陈乃森向记者演示起这里的放心水。“以前,俺们喝的是浅层地下水,水质不好,含碱量大,新水壶没用几天就结一层水垢,对身体健康不利;尤其是敬老院住了30多位五保老人,喝上放心水是他们多年的心愿。”陈乃森说,自2012年底宁大村农饮工程投用后,五保老人终于享受到和城里人同等的饮水待遇。
在陈乃森看来,能够喝上放心水,不仅归功于农饮工程,更得益于水厂厂长陈乃文的认真负责。“现在,俺村水厂运转得很好,能昼夜不停地供水。”陈乃森说,近三年来,只要出现了停水或水压不稳问题,一个电话,陈乃文就立即上门解决。
农饮工程,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近年来,阜阳市各地先后建成一批农饮工程,由于群众认识程度不高、维修经费不足、权责划分不清等因素,部分水厂的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了工程效益充分发挥。基于此,颍上县试行农饮工程市场化运作,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把农饮水厂的承包权下放给了企业或个人,有效解决了建后管养问题。
在承包水厂前,陈乃文是村里的致富能人,年轻时跑过长途运输,后来开了一家超市。靠着勤劳致富,加上为人和善,陈乃文在村里的口碑一直不错。“我承包水厂,是当成一份事业来做,靠经营水厂挣钱,连成本都不够。”陈乃文坦言,他想为村里办点事,农饮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看着清澈的水源源不断流进百姓家里,觉得自己承包水厂很值得。”
破解建后管养难题
为管好水厂,陈乃文晚上睡在水厂里;为学习管护知识,陈乃文参加过多次省、市、县组织的农饮工程管理培训班……三年来,陈乃文从来没有让水厂停水24小时以上,基本做到了昼夜不停水。“我的承诺是,只要停水,立即抢修,一刻都不耽搁。”陈乃文说。
记者了解到,在以往由政府建设并直接管理的农饮工程中,设施遭到人为破坏时,往往查证难、追责难,大多情况只能由政府掏腰包,无形中增加了运行费用;而陈乃文的出现,较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现在,村民都知道,水厂设施谁破坏、谁维修,任何人都不能例外。”陈乃文告诉记者,根据他和县水务局签署的承包合同,水厂的设施由他负责保管、维修,一旦出现了人为破坏,由他来追责。“如果找不到责任人,最后掏腰包的一定是我。因此,谁破坏,我都会第一时间要求赔偿。目前,村民都养成了爱护水厂设施的习惯。”
陈乃文承包水厂后,水务部门是否不再负责管养?答案是否定的。记者了解到,目前,阜阳市各地均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修基金专户,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农饮工程管养已经权责明晰。
“水厂里的机械设备,价值动辄数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输水管线四通八达,难免会出现故障。根据协议,非人为故障,由水厂的主管部门负责维修。“陈乃文说。
实现良性发展
政府自建自管农饮工程,水费的收取一直是个难题。然而,由个人和企业承包经营,除了解决管养难题,还实现了以水养水的目标。“尽管并不是每一户的水费都能收上来,但我在村里还是有些威望的,绝大多数农户的水费都是能够收到的。”陈乃文告诉记者,严格收取水费,有利于改变以往水资源浪费现象,让村民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目前,宁大村水厂已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去年,颍上县水务局依托宁大村水厂建设了二期工程,水厂的供水范围由目前的宁大村,扩大到周边的大谢村及红星集,供水人口达到3000多户、2万多人。
陈乃文坦言,目前,农饮工程由个人承包,普遍存在效益不明显等问题,以宁大村水厂为例,该水厂供水每吨收取1.5元,水费较低,年收入才4万元,去掉电费等各项开支所剩无几,经营水厂的压力较大。“因此,必须进一步扩大水厂规模,在滚动发展中增加收入。此外,政府还应加大投入,进一步给水厂承包人减负。”陈乃文呼吁。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郭晓林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