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程榭 通讯员 王冠军)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暨造林整地现场推进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阜阳市各地以水利兴修重点工程为抓手,加快面上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蓬勃开展,推进速度、资金投入、建设质量明显好于往年。截至11月中旬,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2.3亿元,其中市县财政及融资投入4.1亿元、社会资金和群众自筹2.44亿元。
据了解,今冬明春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目标任务为完成土方4500万立方米,需要更新改造小型泵站105座,加固新建小型水闸104座,扩挖塘坝1015口,整治河沟695条,改造中小灌区7万亩,修复和新建机井1.22万眼,改造末级渠系18万亩。全市完成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投资8.25亿元、面上农田水利建设投资20亿元。
围绕这一目标,秋种结束后,各地迅速转移农村工作重心,持续掀起了冬春水利兴修热潮,工作取得显著进展。阜南县今年投资3.95亿元实施以水网建设为主线的“百沟百塘、三河三片”治理工程,太和县投资6.47亿元重点实施苗原河流域综合治理,颍上县投资2.59亿元实施阜颍公路河等西部水系沟通工程,颍泉区投资2.4亿元对老泉河及周边洼地进行综合治理,临泉县实施界南河治理等六大工程,界首、颍州、颍东结合实际对重点河沟水系进行清淤疏通,各地呈现出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为确保建设投入,阜阳市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探索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机制,采取项目带动、财政奖补的办法支持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广泛调动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
在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方面,今年以来,各地将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作为农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小型水利工程社会化服务组织、水利专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管护组织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组织1580个,管理人员4228人,管理农田面积260万亩,年筹集管护经费4362万元,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发放“两证一书”1.18万份。
随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快速推进,冬春造林工作行动迅速。入冬以来,各地精心组织,迅速行动,把招商引资、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工作有机结合,新引入造林企业28家,大户137个,成立专业合作组织22个,组建家庭农场24家,完成投资5.87亿元,土地流转8.77万亩,整地4.34万亩,完成栽植1.53万亩。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李方达 通讯员 高晨修)近日,颍上县曲艺艺人马绍翠、马绍辉代表安徽曲艺参加全国第二届“和平”杯曲艺邀请赛总决赛。 据悉,本次大赛共有来自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3个节目...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