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秉文
进入5月,天开始亮得越来越早。晨曦刚洒进阜城南苑小区,居民杨杰便忙碌起来。为丈夫洗脸擦身、洗衣做饭。把热腾腾的早餐喂进丈夫嘴里后,一边讲着身边的趣事,一边为他按摩,尽管丈夫不能说话,甚至连好好看她一眼都做不到。
很难想象,这一幕杨杰坚持了5年。丈夫管文杰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完全不像一个瘫痪在床5年的“植物人”。
1995年,管文杰从安徽城建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阜阳市石膏板厂工作。不久,他认识了当时居住在石膏板厂附近的杨杰。两人一见倾心,1999年喜结连理。婚后两人有了孩子,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快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11月的一天,正在靠近颍上县城的一处工地干活的管文杰突然晕倒。杨杰接到朋友电话赶到附近医院时,突发脑溢血的管文杰已经不省人事,医生直接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管文杰是家里的顶梁柱,他的倒下让杨杰感觉天都要塌了。虽然医生已经告诉她做好最坏的打算,但杨杰还是坚持又把管文杰送到阜阳市人民医院,不过,得到的结果依然令她悲痛欲绝。“当时医生告诉我,文杰最好的状态就是瘫痪在床,还问我是否放弃。”杨杰回忆说。那时家里的生活全靠管文杰挣钱维持,女儿也才11岁,杨杰明白,“不放弃”就意味着今后她要靠自己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我愿意照顾他一辈子,不管他变成啥样。”
每天早晨5点多准时起床,为丈夫翻身、洗漱、喂奶粉;7点多时,给丈夫做饭、喂饭,自己吃完饭后,再给丈夫翻身、喂药。丈夫中午喜欢吃面条,杨杰就提前做好,然后打成糊;丈夫健康时爱干净,她就坚持每天为他擦身、按摩;丈夫以前喜欢热闹,怕他寂寞,她只要有空就对他讲话。把家里最向阳的房间做成丈夫的病房,但他身上插着3支管子,不能有灰尘,也不能着凉,为了方便照顾,她就在丈夫病床边休息,一年到头也不敢从阳台的门进出……5年来,杨杰的生活一直在围着丈夫转,每天如此。长时间的操劳让她患上了腰间盘突出、颈椎病,甚至有好几个手指关节已不能正常伸曲,但她不敢去住院治疗。不是因为家里除了政府救助没有经济来源,而是怕自己一走,丈夫得不到精心的照顾。
“一个瘫痪在床5年的人,身上比正常人还要干净。如果没有悉心的照顾,根本不可能。”杨杰悉心照顾丈夫的事,让小区的邻里很是感动。也有人于心不忍,劝她趁着年轻“再迈一步”,或者找个人一起来分担也好,但都被杨杰一一拒绝。
“他原来连动静都没有,现在偶尔能发出点‘咳咳\’声,我知道他那是心疼我。有这些就够了。”杨杰说,不管丈夫将来苏醒与否,她都会一如既往地照顾好他。
新闻推荐
5月25日,颍上县南照镇闫庄村,联合收割机在金灿灿的麦浪里来回穿梭,农民正抢抓晴好天气收割小麦。随着小麦从南到北陆续成熟,阜阳市夏收生产工作已逐步展开。 ...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