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心中,他有如慈父般的关怀;在老师心中,他恰似勇于担当的兄长。今年53岁的李文功,正是颍上县第五中学师生心中的这个他。
自参加工作以来,李文功一直在教学一线担任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先后任颍上县夏桥镇王桥中学、夏桥镇中心小学、夏桥中学、夏桥镇中心学校、颍上县第五中学校长。这位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几十年的老校长,以其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他“教必须有效,学必须快乐”的教学理念育导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
立秋后,记者来到颍上县第五中学,漫步在安静的校园中,浓郁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印有《兰亭序》的竹卷大门质朴厚重,风格独特;“生肖喷泉广场”独特新颖;“霓光广场”令人心怡……很难想象到,5年前的五中,校舍建设不完善,不被学生家长看好,甚至连学生都难以招满。李文功说:“万事开头难,2012年学校开始招生时很艰难,但我们要让学生和家长看到学校发展的潜力。”
短短五年,颍上县第五中学已然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寄宿制学校。4600多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3350平方米的食堂,可容纳1200人就餐、住宿;3栋教学楼82个教室、4个阶梯教室,可为4000名学子提供环境优越的学习场所。记者在五中浏览一番,发现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篮球场、排球场等各类文体设施一应俱全。“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是保障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有利于留住师生,提升教学水平。”李文功介绍,一手抓后勤装备和学校建设,一手抓教学,两手都要硬。
李文功深知,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各种素质,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刚建校时,全校有108名教师,部分教师因长期闲置,业务水平低下,纪律涣散,还有些教师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较好,但教学经验不足。”因此,李文功在抓“师德、师能、师表”教育上狠下功夫,要求教师把每一个学生装进心中,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还要有高尚的师德。”李文功时常这样说。
从第一年的三个年级只有370名学生,到现在3000多名学生,几年来,李文功带着颍上五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颍上五中参加中考学生486人,700分以上52人,600分以上180人,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校知名度大幅提高。颍上五中的老师们说道,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
自担任校长以来,李文功以身作则,要求老师做到的他首先做到。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周末到校加班、节假日不休息……一心扑在学校工作上的李文功,用心血和汗水抒写着自己的工作业绩。然而,长期的辛苦劳累,李文功的身体出现了状况。
2014年10月,正值学校新生入学养成教育关键时期。在一次开会期间,李文功突然肝部一阵剧痛,同事们赶紧将其送往医院。经检查,在李文功肝部发现肿块,医生建议切除治疗。因为挂念学校各项工作,李文功只在医院住院20多天,就坚决要求提前出院,重新返回工作岗位上。如今,李文功的身体尚未痊愈,依然需要长期服用“干扰素”等药物治疗。李文功说:“愉快心情工作是治病最好的药。”
在李文功看来,与学生在一起充满了快乐和希望,他对学生倾注大量心血。据了解,颍上五中位于颍上县城北新区,生源大部分是农民工子女,他每年都会尽量接收农民工子女在学校就读,平时关心学生学习生活,节假日还亲自到学生家中看望,并送去文具和衣物。老师们常说,在校园里,人人听到的都是欢声与笑语,学生们礼貌融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0多年风雨沧桑,年过50的李文功依然心性不变,并获得众多荣誉:
“优秀乡村教师”、阜阳市“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李文功的座右铭,他希望站在教育的土地上,执着坚守,辛勤工作。
新闻推荐
图据中新社 8月9日凌晨3时45分许,合淮阜高速111KM+500米处(合肥往淮南方向,吴山道口以北500米)发生一起大客车与重型货车追尾事故,目前已造成10人遇难,34人受伤。...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