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甘南 今日合作 今日夏河 今日玛曲 今日舟曲 今日碌曲 今日迭部 今日临潭 今日卓尼
地方网 > 甘肃 > 甘南市 > 今日临潭 > 正文

洮州的江淮遐思与乡愁

来源:甘南日报 2020-04-09 09:10   https://www.yybnet.net/

□敏奇才

走进江淮的遐思

农历五月初四端午节头天的上午。

顶着蓝旺旺白亮亮的天穹,迎着温烈细润的风尘,沿着唐蕃古道,从古称洮州的临潭县城一路访古寻今奔向新城而来,探寻洮州十八位龙神赛会的盛况。

这时候的洮州大地,古老的二牛抬杠翻起黑黝黝的泥土,一股久违的土腥味弥漫在田间地头,充溢着春的气息,吸引着那些在树梢上清脆啼鸣的鸟儿飞向田野,引吭高歌。鸟儿的歌唱是山野花儿的序曲,在田间地头歇息的人们,听着鸟儿的啼鸣,再也忍不住扯开嗓子吼开了花儿,江淮的茉莉花在洮州大地上重新生根、发芽、开放,年年不息,代代传唱,好像生长在江淮的茉莉花在洮州也能唱出它的神韵来。其实,这是一种留存记忆的念想而已。

站在绿意盎然的洮州大地上,抚摸洮州卫城的石条门砖,体验历史风烟的悲壮,走进洮州的江淮人家,目睹绝版的江淮遗风,倾听江淮人家的故事,品读江淮吴语的韵味,遐思秦淮歌声的清悠,心跳江淮后裔女人的风韵,探究接续记忆的源缘……

在红桦山拐弯处,带着灵魂深处的江淮乡愁远眺山脚下的边塞古城——洮州卫城,被它的雄浑、巍峨、奇绝、腾跃、威武所震撼。

纯纯的,暖暖的,未含一丝杂质的暖阳带着饱满的微笑笼罩着雄伟横亘的洮州卫城。在一抹土黄色的反衬和露出地表的枯黄色的烘托下,荒老而有气势的洮州卫城横卧在洮河之阳东陇山下的一马平川里,独坐天下,雄视四野。北城墙蜿蜒曲伸,随地势贴紧山势而建,南城墙壁立刀削,雄齐方整,高不可攀,整座城精心摆布,错落有致。宽展雄厚的城墙无一秦砖汉瓦,是就地取材,用当地满目苍浑的红黄泥土夯筑成墙,而城门为当地产的红条石垒砌而成,历经600多年春夏秋冬的风雨苍桑,屹立在洮州大地上稳基固地,不倒不朽。

洮州卫城始建于汉代,初叫侯和城,后更名洪和。从那时到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洪和城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总是朝夕易主,狼烟四起,你争我夺,几破几筑,吐谷浑、吐蕃彪悍的战马不时驰骋于洮州地面,扬起的烟尘笼罩着洪和城。洪武十二年,大明王朝派西平侯沐英、曹国公李文忠带精锐部队远征西北,安抚边地,征服了盘踞洮州的元朝残余割据势力。朱元璋下诏:部队固守洮州,就地驻扎,屯田戎兵。建立了洮州卫,并将破败不堪的侯和城予以重修扩建,之后,老百姓便称其为“新城”,新城即洮州卫城。新城是相对旧城而言。群山怀抱的旧城,与新城一西一东,遥相互应,互为犄角,守护着边地疆域。旧城始建于隋唐,但自隋唐以来,同样没有片刻的安宁,在这片历史久远风清气爽的土地上,也曾飘荡过古羌人悠扬的短笛,吐蕃彪悍的战马奔腾嘶鸣和吐谷浑雄浑的牛角号。古老的短笛声、马蹄声和号角声早已被岁月涡卷着淹没在历史的尘烟里,寻不见一丝踪迹和音讯,只留下那凄美无比的传说回荡在洮州大地,用残破的一砖半瓦记载着曾经的辉煌和繁荣。我看到过一张民国初年旧城的老照片。主街道上铺着条石,两旁植满高大的柳树,树后是一排排的砖瓦结构的四合院和店铺。柳树的缝隙间飘荡着各种店铺的猎猎招牌幡号。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见证了600多年来中国西部汉藏茶马互市的贸易昌盛,诉说着这里曾经作为旱码头的繁荣和富裕。

至今,洮州卫城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挺立,向世人诉说洮州久远的历史和尘烟。城墙上昨晚飘落的洁雪,斑驳、枯瘦,但也遮不住历史的风尘和苍桑。而那苍老旷野里的厚雪则雄浑、肥硕,覆盖着历史的尘烟和以往的岁月,让人思谋不清,挖抓不透。踩着松软的厚雪溜下红桦山,从南门进得洮州卫城。洮州卫城曾建有四大城门,东为定武门,南为迎薰门,西是怀远门,北是仁和门,但历经六百余年漫长岁月的侵蚀和兵燹之灾的洗劫,最终只有迎薰门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雄视着东陇山下的南门河,不肯退出历史的舞台。沿着红石铺就的通道一路走来,迎着历史的风烟,踏着历史的沉淀,遥想曾经的金戈铁马和拼死冲杀,一步步地走近迎薰门,城头上迎薰二字苍雄沉重地镶嵌在城砖上,裹了一层久远的风尘,有点读不清本来的苍桑面目。让大炮惊扰了几百年的一只灰尘尘的小麻雀,从迎薰门的门洞里扑腾腾地飞走了,惊着了我们这些走在历史烟尘里的人们。

血红的是古旧的迎薰门洞,洁白的是落下不久的白雪,心情沉重的是一群踏雪而至的来访者或是来来往往的那些江淮后裔们。

历史已淹没在岁月的尘烟里,而遗留下来的江淮风情在诉说着一个个遥远的故事。

走进洮州的乡愁

端午,站在早晨的城墙上,在暖暖的微风中,脚下踩着柔软的绿草,望着一马平川的城外,旷野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的耀眼眩目。几只野鸡在草地里甩着长尾巴旋来飞去,寻找着覆盖在草被下的吃食。春日的远村少了历史的风烟,只是潦草、斑驳、孤寂、无序的存在着,有气无力地飘荡着缕缕炊烟,有了几分生机,更像守卫卫城的士兵,有着几分坚硬和刚气。城内零零落落的高大白杨树,在高楼大厦的掩映中显得有点干瘦、老荒、寥落,直直地展示它们的年轮和经历过的那些风与火的岁月。大街上拉土的牛车缓慢走过,叮叮当当的古老牛铃声响彻穿梭在无人的空巷,空灵清幽、悦耳动听,多了一份历史的苍桑,只是有点担忧,这古老空灵的牛铃声在洮州大地上还能存在着响彻多久呢。

一声粗壮而悠扬的洮州花儿扯着长调徐徐飘进了耳朵,这是久违了的山野的声音,花草的声音。花儿是这样唱的:“赶羊鞭嘛羊鞭杆,天上飘的绵羊云,茉莉花开在金陵城,想折一朵是折不成。”茉莉花是洮州人永远的乡愁。有谁见过真正的茉莉花呢,没有,洮州不出茉莉花,但洮州人说茉莉花,唱茉莉花,茉莉花是洮州人爱恋的念想和记忆。

在十几年前的洮州大地上,男男女女出来都会哼唱几句花儿的,就是不会唱花儿的也都会说几句,用花儿来表达难以诉说的难肠。可现在许许多多的人已经不会唱花儿了,流行歌替代了花儿的对唱。在这温烈的洮州的春季里,能听到花儿,实属不易。在山野里扯开嗓子唱花儿的人那一定是一个孤寂、无助、落单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在那无人的旷野里扯开嗓子吼几声,排解心中的郁闷和不快,也多多少少带点古老的味道。

让我们还是走进洮州的江淮人家吧。一路走来,一个个的村子,不一样的布局,一进一出一芡套的平房,掩映在房前屋后的白杨树、柳树、李子树和杏树中间,便有了江南水乡的味道,要是门前再有一条小河在春季里缓缓流淌起来,那定是另外一番景象。古城的大街上,三三两两的妇女们挽手搭肩地走动着,汉族媳妇们头上的银泡和鬓花在阳光下熠熠闪亮,把原本就水灵漂亮、婀娜多姿的人衬托得像仙女下凡似的;回族媳妇们头上的纱巾倒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只是缺了一些江淮的水色而已。她们的衣摆刚好齐膝,端庄大方,不拖泥带水,这和江淮无异。只是在这青藏屋檐之下,缺了一分水色,一分温润,不然和江淮真有一比。600多年的洮州生活,江淮移民后裔们娇嫩的面容变了,变成了青藏高原的红褐色。带着江淮的吴侬软语也在留传中和当地人的语言互相交融,互相借用,形成了独特的洮州方言。你带着洮州方言,到了江淮一带的乡村,不用绕舌,更不用鹦鹉学舌,也能和那里的江淮人心情愉快地交流一番。心与心交流着,此刻便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拉近了洮州和江淮的距离。然而600多年来对想象中江淮水乡老家那种蚀骨的思念,使得他们竭力地保持着先人的一些服饰习惯,没有和当地人形成融合,顽强保留了江淮人的痕迹,留住了一些念想和记忆。回到十几年前,走在洮州任何一地的大街上,洮州的汉族妇女,服饰打扮极具特色,和江南女子的打扮毫无二致。未出阁的女孩子纤秀温婉,身着浅蓝色齐膝长衫,散腿裤子,足穿绣花鞋,梳独辫或者双辫。而称之为尕娘娘的那些出嫁了的媳妇们则面容娇艳,含羞顾盼,明眸善睐,头梳大髻,戴银饰镂花压鬓,发髻插满银泡,耳戴叮当作响的银饰坠子,发插流苏步摇。头顶双折对角花头巾,穿浅蓝色齐膝长衫,下穿撒花裤子并绑裤脚缠腿带,脚蹬鸳鸯戏水或是花色艳丽的绣花鞋。若逢赶集或庙会进城,身背精致小背兜,臂挽一精致竹笼。走起路来一步三摇,婀娜多姿,款款而至,像走在江淮的某一小镇或大街上,再要是有那温润的小桥流水陪衬着,一抹蓝天下的洮州确也不亚于江淮。平面红石铺就的古巷里,几位少女穿着鲜艳的衣裙飘然而至,说说笑笑,那浓浓的江淮吴语让来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某地,又恍若古典诗词中的江南意象,让人留恋激动不已,遐思向往不已。

金陵的血脉生生的印在了这些后裔们的血液和语言里,也印在了这些后裔们的故事里。走在偏远的山村里,随便拉住一个人一问,你的祖上是那里人,他会自豪的告诉你,我的祖上是金陵人。只要打开了话头,他会滔滔不绝地给你讲下去,讲出一个个洮州人的故事来,不仅是明仁宗贵妃麻娘娘的故事,还是要讲上三天三夜让你听不完也听不烦的故事来。要是那个作家到了洮州,听完了洮州人的故事,他一定会在洮州的那个乡庄里住上几月甚至几年,把那美丽动人的故事一个个地写出来。其实,洮州人是活在久远而新鲜的历史故事里。但说白了,洮州人的历史是一部活着的移民守边史和奋斗史。

乡愁里的龙神赛会

洮州的先民从富饶润泽的江淮沐风淋雨迈进荒芜的洮州大地,端午节到了,激荡回响在心头的依然是那熠熠生辉的朝阳下呐喊声、锣鼓声此起彼伏的赛龙舟,依然是那忘不了的悠悠乡愁,就因这悠长的乡愁,洮州的先民硬是把水域的龙舟赛成了旱地的龙神。

洮州端午龙神赛会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端午民俗,它在洮州地区从明代洪武年间延续至今近600多年,它是临潭全县范围内规模最大、牵动地域最广的一次庙会活动,它直接牵动了全县10个乡镇庙会和周围7个县的群众参与活动,其活动方式又有其特殊内容,充满了极其浓郁的江淮及其地方特色。它最早始于居住在新城、流顺等地附近的先民们,把他们所崇敬和供奉的“龙神”偶像于端午节集中抬到新城隍庙,供大家瞻仰、祭祀,随之各地竞相效尤,于是形成了全洮州的十八位“龙神”风云集会新城,端午节迎神赛会的民俗也就逐步形成。这些“龙神”分别立庙享祀于洮州大地。洮州十八路神庙中供奉的龙神,都是历史上有过官位的人物,而且还被朝廷敕封为神。也就是说,这十八路神庙中供奉的都是曾经风云一时、赫赫有名的人物,是由人而演变成神的。说起这些人的名字许多人都不陌生,他们是明初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胡大海、康茂才等人。龙神赛会其实是江淮移民的水乡民俗逐渐融入洮州旱地的过程,是洮州地区汉族和藏族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过程。

从明初开始至今,洮州端午迎神赛会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种浓郁藏乡风俗和江南古风完美结合的民俗活动,在全国来讲都是独一无二的。首先,这个迎神赛会的时间长,全国许多地方端午节的活动只有一天,内容也比较简单,不外乎就是吃粽子、赛龙舟而已。而洮州的端午祭祀活动则要延续三天的时间。其次,内容不一样,洮州赛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军旅的“长途奔袭、紧急集合”式的演练,也有万民同乐的“献羊”、“踩街”等仪式。第三,内含不同,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地方的端午节活动内容相对简单,而这里则非常丰富,有民俗展示,也有购物、休闲活动。

新城端午节龙神赛会分三天进行,第一天为“跑佛爷”。农历五月初四封奉洮州各地的18位“龙神”陆续用轿抬到新城,附近群众鸣炮迎接。在接迎会完了之后,还有“献羊”仪式,下午集中在东门月城内,举行“降香”仪式,各自抬起神轿竞跑,以最先跑到终点——隍庙内的龙神祠入座为胜利。第二天,人们要举行“踩街”活动,也就是各路龙神按规定的座次在城内各个街道游行,以展示他们曾经的威严。“踩街”结束后,人们抬着龙神返回隍庙,重新入座;第三天拂晓时,各路龙神被抬到城西北面的大石山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中午下山到西门“扭佛爷”,此时整个街道万头攒动,万人空巷,将端午节活动推向高潮。下午三点左右,在隍庙进行“告辞”仪式,由道士作法,念经戒告龙神,不得施行恶风暴雨。祝十八位龙神各回驻地,协力保护洮州地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同时唱洮州“花儿”、演大戏,以庆祝端午节迎神赛会圆满结束。

端午节迎神赛会这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的背后,其实质是来自江淮地区的移民们在悠悠的乡愁里不忘古地,不忘乡俗,不忘祖先功绩,体现尚武精神的一个活动。这个集中了藏族特点和江南古风的民俗活动,给我们讲述了明初江淮移民在洮州大地上艰难的生存之路。

公元1368年明王朝建立后,明政府在甘肃境内设置了卫所,用以巩固地方政权,防御少数民族进犯。其中在今天临夏、甘南一带就有临洮卫、岷州卫、洮州卫等。按照明代军制5600人为一卫。卫所所属的部队,有的是留下戍守的军人,也有的是投降了的敌军;还有充军的犯人。据记载,守卫这一带的官兵仅永为充军的就有三万人以上,如果加上他们的家属至少有十万之众。这些人大部分是明初将领徐达、常遇春、沐英、李文忠、胡大海、金朝兴等人的子弟或部下。大部分原籍应天府、凤阳府。这些人从江淮迁来后,以洮州卫城为中心分散后居住周边各个战略要地,起到了守卫卫城,抵御外敌的作用。

洮州先民为了让后人记住祖先的来历和使命,在洮州各地修建庙宇供奉各自的祖先和将领,也就形成了今天的洮州十八路神庙的布局,当地人把他们称之为“洮州十八龙神”。后来,当地人把他们所崇敬和供奉的“龙神”偶像,在每年的五月端午集中抬到新城隍庙,供大家瞻仰,以企盼那些“生为人杰、死必神灵”的祖先庇佑一方平安,求得一年风调雨顺,万事顺心,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洮州端午节迎神赛会。新城城隍庙门口有这样一副对联:“人民伟大千古传承洮州风;英烈不朽万众同心端午祭。”也许这副对联道出了端午迎神赛会的实质。

新闻推荐

临潭:农资送上门 春耕有保障

本报临潭讯近日,临潭县农业农村局前往王旗镇,开展蚕豆种植基地农资发放活动,满足了群众备耕农资需求。疫情防控特...

临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防疫情 助春耕2020-03-15 02:26
评论:(洮州的江淮遐思与乡愁)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