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车(资料图片)
大兰州文化圈总体构型图
景泰黄河石林(资料图片)
会宁会师门(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肯定了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明确提出甘肃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任务。甘肃要建“文化大省”,兰州应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10月29日,市政协十二届十九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大兰州文化圈”建设的建议案》。该建议案提出了一个“大兰州文化圈”的新概念。这个“大兰州文化圈”,是一个广大的区域,与“兰白都市经济圈”大致叠合,即以兰州为中心、以白银为副中心,包括兰州市域及周边白银、定西、临夏、天祝和青海海东地区部分县域大致100至200公里范围,而其辐射面更为广大,通过东、西、南、北、西北五条交通线和经济带向外延伸,可以辐射陇东及关中——天水经济区、陇南甘南地区、河西地区和青海、宁夏相邻地区。
■区域格局
文化事业共享 文化产业互补
建议案提出,由于地域原因和历史原因,在“大兰州文化圈”这个文化板块内,呈现出明显的具有共同性的文化特征。地理单元的独特性与相对封闭性,造就了这一方天地的文化品格;而历史的连贯性与延续性,又延伸着本区域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兰州具有“坐中四联”的地理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心带动”的作用。
建议案为“大兰州文化圈”设计了空间架构和现实功能,并从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出发,确定了文化圈的中心城市、区域范围、辐射范围。建议案还全面梳理了“大兰州文化圈”的文化资源,提出了“大兰州文化圈”建设的基本思路、阶段性目标,对如何建设文化圈、如何实施区域内文化一体化发展,也提出了一些务实性的对策。
建议案提出,建设“大兰州文化圈”,应以“兰白核心经济区”和“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为契机,在区域内构建“文化事业共享,文化产业互补”的格局,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事业、开发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素质,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功能,全面提升区域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区域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繁荣。
■功能定位
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兰州文化区”
“大兰州文化圈”蕴含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革命文化和宗教文化等丰富的文化类型,如临夏的伊斯兰文化、白银的红色文化、天祝的藏传佛教文化、陇西的李氏文化、极具特色的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民族文化、极其丰富的彩陶文化等等。建设文化圈,能够通过对特色文化资源的梳理整合、科学规划、整体开发、共享共用,充分发挥这些特色资源的价值,使“大兰州文化圈”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自身优势和重要特色的文化区域。建设“大兰州文化圈”,可以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
■阶段目标
15年建设目标分3步走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时间段,建议案初步提出了未来15年“大兰州文化圈”建设的总体目标,并以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分阶段目标。
总体目标(2011—2025年):通过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提高圈内各地经济发展、社会全面发展的文化内涵,构建“特色鲜明、多样互动、开拓创新、充满活力”的区域文化生态新格局。
近期目标(2011—2015年):启动“大兰州文化圈”建设总体规划。对文化资源进行抢救和保护。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一批文化标志工程建设、文化项目工程建设。
中期目标 2016—2020年:初步实现总体目标。区域内文化资源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到合理利用。生态文化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基本实现“大兰州文化圈”内各市州县之间紧密的文化联系,实现利益一体化格局。
远期目标(2021—2025年):全面实现规划目标。文化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综合实力,文化建筑、雕塑艺术、人文景观成为突出的文化标志,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现代文化品牌成为鲜明的文化形象,“大兰州文化圈”整体风貌形成独特的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10%。
■空间定位
“文化圈”覆盖甘青8区20县
“大兰州文化圈”概念是在 “大兰州”、“兰白都市经济圈”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个以兰州为中心、包括周边环绕的市州和部分县域、辐射全省和西北部分地区的大文化区域。结合区域内文化产业及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建议案将这一圈层扩充为8区20县,即在原有都市经济圈中融入了定西市渭源县,临夏州临夏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广河县、和政县、康乐县,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青海省民和县、化隆县、循化县。
建议案还勾画出“大兰州文化圈”的总体构型图:中心城市即核心圈层——兰州市域;外围圈层——白银、定西、临夏和天祝县,青海民和、化隆、循化三县;辐射区——通过东、西、南、北、西北五条交通干线和经济带向外延伸,辐射陇东及关中——天水经济区、陇南甘南地区、河西地区和青海、宁夏相邻地区。构型图总体呈现“中心聚合、三圈外溢、五带扩散、辐射四方”的区域文化发展格局。
■对策建议
规划先行 多方共建
“大兰州文化圈”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地区、多领域、多层次,需要打好发展基础、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多方合力推进。
建议案提出,“大兰州文化圈”的建设规划,必须在盘点地方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要树立超前意识,追求一流标准,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建议案提出,建设“大兰州文化圈”,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是区域内各城市、各地方的共同愿望,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各地政府间应加强交流合作,尽早通过政府间正式接触,达成共识。要按照“兰白都市经济圈”发展的模式,在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利益格局不变的前提下,率先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布局规划、文化旅游合作、文化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突破,使文化圈建设由易到难,稳步实施。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庙滩子一超市二楼上有个电玩城里又出现赌博机了,不少人都在玩。不是现在电玩城都关了吗?怎么这里的赌博机还在害人……”11月29日,本报新闻热线接到了一起市民投...
甘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