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2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陆武成,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与甘南州委书记陈建华,州委副书记、州长毛生武一行亲切座谈,就进一步做好两市州的对口帮扶工作进行了友好座谈和交流。
市委副书记魏建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志武,市委常委、秘书长牟少军,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段英茹,甘南州委副书记柳鹏,州委常委、秘书长安锦龙等两市州领导参加座谈。
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陆武成首先对甘南州党政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陆武成指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全省发展大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省委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2002年,兰州和甘南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两市州积极加强相互联系和沟通,共同想办法、谋发展,经过共同努力,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兰州市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在甘南干部安置、干部交流、住房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多方面对甘南州的发展给予帮助和支持。经过对口帮扶,两市州之间进一步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联络了感情,促进了合作,推进了发展。最近,国家和省上又把舟曲灾后安置项目确定在兰州新区建设,明确要求舟曲新区建设由兰州市负责代建。这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给兰州市的一项十分光荣而又重要的政治任务,兰州市将全力支持和抓好这个项目的建设,争取把这一项目早日建成,早日让灾区人民受益。
作为全市重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抓
对于下一步的对口帮扶工作,陆武成强调兰州市要积极主动,尽力而为,多办实事,办好实事。
陆武成指出,积极主动就是要把帮扶工作作为兰州的大事、自己的事、分内的事来抓,作为全市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来抓,纳入目标管理。兰州市将进一步明确负责对口帮扶工作部门的职责和任务,靠实责任,确保这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去落实。要建立与甘南州的联系协调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就对口帮扶的重要事项进行沟通和衔接,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的突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做好对口帮扶工作。
陆武成指出,对口帮扶既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项紧迫任务。兰州将尽最大的力量来支持甘南的发展。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投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要区分轻重缓急,急事先干、易成的事先干,当前,就是要对那些迫切需要的、群众热切期盼的、条件基本具备的先干起,努力让群众尽快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陆武成指出,多办实事就是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多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用有限的资金办一些实实在在的实事好事,干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好项目,绝不能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对口帮扶的项目一定要科学论证,既要尊重受援地区党委、政府的意见,也要广泛听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确保对口帮扶工作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肯定和支持配合,见到实际效益。
陆武成指出,办好实事就是在项目建设上,一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既要保证工期,又要保证质量,坚决防止把援建项目搞成“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和遗憾工程。要加强援助资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把援建项目建设成放心工程、标志工程和示范性工程。
陆武成希望,兰州市和甘南州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旅游文化产业、生物医药等方面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对口帮扶和促进两市州发展上取得更大成果。
甘南感谢兰州八年来的帮扶
座谈会上,陈建华回顾了多年来兰州市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对口帮扶工作的主要成效。他说,2002年,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兰州市对口帮扶甘南州以后,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共同落实对口帮扶措施,拟定了支持甘南发展的“3421”帮扶计划,兰州市援建了甘南州藏医研究院附属藏医院综合业务楼、合作一中综合教学楼等标志性工程。特别是今年舟曲暴发特大泥石流灾害以来,兰州市委、市政府在第一时间就先期从市财政拿出300万元资金支持抢险救灾,在第一时间组织公安、消防等精干力量赶赴灾区参加抢险救灾。同时,还及时发动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积极开展捐助活动。今年秋季开学时,兰州市又想方设法调剂教育资源,腾出最好的学校用于接受安置灾区学生。对于这些帮扶工作,陈建华代表甘南州四大班子及全州各族人民,对兰州市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建华说,在今后的对口帮扶工作中,希望尽快建立两地之间帮扶工作的联系沟通机构,尽快制定好对口帮扶方案。同时,兰州作为省会城市,区位优势明显,甘南州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和矿产资源,希望两地之间加强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和发挥两地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座谈会之前,陆武成、袁占亭陪同陈建华、毛生武一行参观了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和秦腔博物馆。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月11日,记者从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甘肃省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预计达到2000亿元以上,高速公路新增里程将达1600公里以上,均比“十一五”时期...
甘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