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5日,从省政府办公厅传来的好消息,为提高四川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四川省出台《“十二五”城乡居民增收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00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0元以上,年均增长不低于12%。《规划》还从增长幅度上做出硬性规定:财政支出中民生保障部分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
【目标】 提高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
《规划》制定四川省十二五期间居民收入增长目标: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00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0元以上,年均增长不低于12%。《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四川省要缩小收入差距目标,力争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1比3.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收入差距缩小在2倍以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差距缩小在3倍以内;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5%左右,大部分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提高城乡贫困居民的社会救助标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增幅分别略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补助水平达到或略高于西部平均水平;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40万人5年累计减少200万人,返贫率控制在15%以下;扩大就业增收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年农村劳动力输转人数保持在500万人左右,到2015年创劳务总收入800亿元。财政支出中民生保障部分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
【任务】 扩大就业 降低门槛 调整分配
《规划》提出,大力实施重大战略性工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提高重化工业延伸产业链的就业吸纳能力。全省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1个创业孵化园区,提升创业孵化能力。加强小额贷款扶持,落实工商、税务、土地等各方面的支持政策,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居民实现创业,使众多的低收入者和整个社会受益。
《规划》提出,未来5年,确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达到全覆盖,较大幅度提升保障水平,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基金规模。
《规划》提出,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建立惠及所有农民工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建成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提供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和就业信息服务,使所有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和获得同等收入的机会。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农民工就地转移。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条件,降低城市准入门槛,吸引更多有条件的农村人口进城定居。未来5年,着重解决具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
同时调整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与劳动报酬的比重。大力推进非国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建立企业欠薪预警制。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强化税收对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增加政府支出中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重点】 实现城乡居民、行业、区域增收
《规划》提出,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努力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十大惠民工程”,突出城乡居民增收重点,大幅度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农民增收:重点推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即特色优势产业提升行动、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农村二三产业推进行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行动、扶贫开发水平提高行动和强农惠农保障行动。
城镇居民增收:把扩大就业作为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的关键,想方设法为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推进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未来5年新增城镇保障性住房19.46万套,实施廉租房补贴4.3万户。实施国有工矿、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7.38万户。规范工资分配制度,对各类职工工资适当进行调整。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尽最大可能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补贴,保障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行业增收:十二五”末实现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5.8万元的目标。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增收:在国家政策统一指导下,稳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水平,逐步建立机关津贴补贴正常增长机制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体系。研究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提高基层公务员工资水平。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及退休人员公积金和提租补贴标准。
区域增收:加快中心城市和重点开发区域发展,主要加快兰白都市经济圈、酒泉—嘉峪关地区和天水—关中经济区等有增长潜力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有效带动周边以及全省居民收入增长。倾斜支持甘南、临夏和定西、陇南“两州两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规划》同时提出,要完成上述目标还应着力解决上学难、看病贵、住房难等突出问题,降低居民生活负担,减少居民各种社会负担,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规范和大幅度减少行政性事业性收费,清理、取消和停止一批不合理收费项目。
同时,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财政资金向民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方面倾斜,尤其要加大对就业、社会保障和低收入群体的投入。通过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援民生项目建设。
规划亮点
1、财政支出中民生保障部分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
2、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增幅分别略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补助水平达到或略高于西部平均水平。
3、大力实施重大战略性工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提高重化工业延伸产业链的就业吸纳能力。
4、放宽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条件,降低城市准入门槛,吸引更多有条件的农村人口进城定居。着重解决具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
5、未来5年新增城镇保障性住房19.46万套,实施廉租房补贴4.3万户。实施国有工矿、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7.38万户。
6、十二五”末实现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5.8万元的目标。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
7、着力解决上学难、看病贵、住房难等突出问题,降低居民生活负担,减少居民各种社会负担,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到2015年——
“十二五”城乡居民 增收规划
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5%
农民人均纯收入5830元以上年均增长不低于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00元 年均增长12%
新闻推荐
兰州气象台发布甘肃省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预计24小时内,河西五市部分路段可能出现道路结冰,并对交通有一定的影响。防御指南:1.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
甘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