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2011年,全省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112件,调解处理7091件,解诉率达99.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12.55万元。3月5日上午,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工商局副局长、省消费者协会会长陈其寿向媒体通报了2011年甘肃省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
陈其寿介绍说,从消协组织受理和调解处理的案件来看,商品流通领域和服务行业诚信缺失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家电质量投诉比例较大,高居榜首,农用生产资料投诉也呈上升趋势,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等方面在消费维权也增多了。
典型案例
【案例一】
消费者换货发票被诓经销商失信搪塞推诿
2010年底,消费者杨女士在某商场一知名品牌专柜购得价值1404元女靴一双,穿了一个月后出现鞋跟不正且靴面严重掉漆现象。专柜负责人答应为其返厂修补,同时以返厂修理为由收走了消费者发票,半月后杨女士取靴时发现并未按照约定进行修理。杨女士随后多次找该专柜协商,商场仍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搪塞推诿,无奈之下杨女士求助消协。在省消协工作人员的协调下,商场、柜组和生产厂家向消费者道歉,并退还了1404元购鞋款。
【案例二】
消费者景区受重伤管理方担责须赔偿
2011年7月5日,王先生一行五人在游览某景区时,因乘坐的马匹突然失控,将其姑姑摔下,造成当事人右侧锁骨远端骨折,住院共花费两万元左右。因景区管理中心前后不一致的态度惹怒了王先生,因而投诉消协寻求解决。由于该景区地处甘南,省消协工作人员立即与该辖区消费者协会取得联系,并采取面对面、背靠背的调解方式,使双方达成谅解,最终景区向消费者赔付5440元。
【案例三】
剩余商品退费难娱乐消费须公平
2011年9月3日,陈先生一行6人在七里河区某KTV小聚,购买了两件啤酒及其他饮料,娱乐结束后,陈先生拿着剩余的4瓶啤酒去吧台退货时被告知不予退款,在与工作人员交涉两个小时后,KTV老板出面答应先将啤酒暂存可用于下次消费。对此,陈先生不予认可投诉到消协。兰州市消协联合七里河西站工商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条款,对该KTV做出向消费者赔礼道歉、退还剩余4瓶啤酒钱的处理决定。
【案例四】
玻璃饰品充水晶质量鉴定真相白
2011年7月,消费者汪某在天水市某商场水晶专柜购买了水晶项链、手镯等7件物品,购买时商场营销员说是天然水晶,并承诺假一赔十。购买后消费者请朋友鉴赏,朋友怀疑这些饰品是玻璃做的。带着疑虑,汪某将所有饰品送到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鉴定。经检验,结论为玻璃制品。凭着鉴定报告,消费者来到消协投诉。接到投诉后,消协工作人员及时与该商场负责人取得联系,在调解后双方达成协议,商家按原价退还全部购物金额3020元,赔偿消费者交通费、检测费等相关费用3000元。
【案例五】
吃了推销药眼睛变“火眼”
2011年4月16日,穆先生家的门被一位男子敲开了。这位男子姓赵,是杭州某生物制品公司的业务员。他说该公司研制的“神经酸”可以治疗老年痴呆、记忆力减弱等症,穆先生听到这种药正好能治自己的病,就花了3960元买了两盒。然而,让他
没想到的是,在按照说明书服药后不久,便开始出现头疼、眼花等症状。最后,眼睛竟然变成了红色。穆先生打电话向赵某询问,赵某找各种理由推脱责任,穆先生提出退货,也被赵某拒绝。无奈之下,穆先生将此事投诉到消协。消协工作人员马上向有关医学专家们进行了请教,判定此药有质量问题。在消协的督促下,赵某最终退还了穆先生的购药款3960元。
【案例六】
房屋信息有虚假消协调解退订金
2011年7月,消费者雷先生在某房屋中介公司看了一套59.69平方米、13楼的住房,售价为38万元,该房屋中介公司要求雷先生事先必须先向公司缴2万元的订金。在签约购房买卖合同时,雷先生发现该住房没有房屋产权证,仅有居住权。另外,房屋地段也不理想,经过反复考虑停止合同签约,并要求该房屋中介公司退还所缴的2万元订金。但是,该房屋中介公司以种种理由就是不退。无奈,雷先生投诉到城关区消协,要求调解。城关区消协接到投诉后,弄清楚该案件的焦点所在,中介公司给雷先生退还了2万元订金。
【案例七】
消费者扶梯上摔伤省消协伸正义维权
2011年7月12日下午,72岁的于女士到兰州某超市购物,结完账后于女士在自动扶梯上摔倒。超市工作人员与于女士家人取得联系,匆忙赶来的家人将于女士送往兰大一院神经外科,经诊断于女士颅内出血。其后,于女士女儿与该超市联系,商议治疗费的问题,却始终没有结果。省消协接到投诉后,立即安排人员进行调查调解,超市最终承诺,承担于女士除医疗保险以外的治疗费用。
【案例八】
美发皮肤变黑依法解决纠纷
2011年10月20日,杨女士来到消协投诉,称其于2011年8月17日下午在某理发店烫发时,烫发药水流下致使右侧面部皮肤出现烧痛症状,第二天发现该处皮肤变黑,去理发店让店主看了损伤情况,店主答复说慢慢就好了,所以没有及时治疗。多天后,面部皮肤仍然发黑,去烧伤医院进行治疗,花去医疗费200余元,后续治疗仍然需要花费,找店主要求负责赔偿,遭到拒绝。接到投诉后,消协工作人员到理发店了解情况,并进行了调解。店主随后陪消费者到医院检查治疗,并一次性赔偿消费者600元。
【案例九】
售后维修太粗心用户凄惨伤透心
消费者刘女士是某品牌手机的用户,她在2011年7月26日使用的过程中不慎将手机侧键损坏,于是到售后服务处将手机交给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工作人员让其留下手机第二天来取。当刘女士拿到手机打开后发现,手机上的所有资料全部消失,其中一些信息和照片是一场已经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官司的唯一证据。消协接到刘女士投诉后,与售后服务进行了沟通,为刘女士争取了一定额度的赔偿。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今日上午十点半,备受广大市民关注的庙滩子整体改造项目——元森·北新时代揭开神秘面纱、开盘发售,数千位名购房者现场选房,场面异常火爆。在位于兰州市...
甘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