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兵 本报记者 陈君
“工作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昨日出远门背井又离乡,今日家门口就业又顾家”……2月17日,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前锋园区福辉鞋业厂门口的广场内人头攒动,各种醒目的标语惹人眼球,当天,由广安区委、区政府举办的2013年春季万人现场招募大会如期举行,超过30家企业在这里摆下用工“盛宴”,吸引了来自广安区49个乡镇(街道)的7000余名农民工前来找寻家门口的就业机遇。
上午十点过,虽然整个现场已经人山人海,但各乡镇一辆辆满载着应聘者的专用接送中巴车,仍不断开来,蜂拥而至的应聘者一下车,便径直奔向各企业的招聘点询问起来。
作为“东道主”,福辉鞋业的招聘点前自然备受求职农民工的热捧,为了让大家了解企业和即将从事的工作,福辉鞋业还专门让老工人拿着产品现场给农民工讲解、答疑。“以前我和妻子在广东打工,电子厂、塑料厂都干过,就是没做过鞋子,现在一看,觉得自己能干得下来。”广安区观阁镇返乡农民工袁明全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和妻子长期在外疏于照顾,已经读小学的8岁儿子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为了娃儿读书,我们还是决定留下来。”
家住前锋的华蓥市返乡农民工贺元文是一名叉车工,他说,如今在外地和在家打工,工资待遇已经相差不多,除去车船费和生活成本,收入与东南沿海基本持平,而且在家还能够照顾子女、赡养父母,所以他决定,今年不走了。
看到火爆的招聘场面,福辉鞋业公司董事长汪世福难掩喜悦,“政府去年举办的万人招募大会,就帮我们招了500多名工人,其中不少现在都成为了技术骨干。”据了解,福辉鞋业是一家专门生产出口运动鞋的企业,2012年共生产了100万双运动鞋,创造外汇1000万美元,今年,企业又接到了250万双运动鞋的订单任务,预计可创外汇2500万美元。汪世福介绍,订单增加了两倍,企业若要达到满负荷生产,必须再招700名工人。
与那些为了照顾家庭而渴望留下的农民工不同,年轻人则看重待遇和机遇。在艾瑞顺钢结构厂招聘点,记者看见两个年轻人问得特别仔细。“我叫叶恒俞,这是我的同学沈敦林,我们都是前锋镇吉箭村人。”叶恒俞介绍,他们曾分别在上海、深圳模具厂工作,月薪均在5000元左右。尴尬的是,目前前锋园区内还没有模具厂,要应聘只能当机修工,一来专业不对口,二来工资也不高。“看来只有继续在外打工了。以后园区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再考虑回来。”
在为期两天的招募会上,前来应聘的农民工超过万人,其中签订就业意向的就有近5000人。“随着园区企业的增加和需求工种的增长,再加之平均工资的连年上涨,相信未来留在家门口就业的人会越来越多。”广安区就业局局长兰建兵说。
新闻推荐
华蓥市高兴镇公开选拔三村联合党总支书记,吸引一批机关干部前来报名——□游青本报记者陈君7月11日,华蓥市气温逼近35度。正式上任刚半月的华蓥市高兴镇高兴村、花庙嘴村、谭家桥村联合党总支书记...
华蓥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蓥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