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华蓥新闻 > 正文

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来源:广安日报 2016-11-0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华蓥记者站 游青 本报记者 刘婧

近日,华蓥市阳和镇鸽笼山村1组贫困户周光玉料理完家务,就在家中等候华蓥山领创电子技术员龚小彬。

上午10时30分,龚小彬按照约定如期而至,将用于制造电路板的原材料送至她和邻居的家中。

67岁的周光玉接过原材料立刻端出板凳,拿出加工工具——台钳、钩针,忙活起来。

因为右手掌天生有缺陷,不能自如活动,一直是弯曲着的,加上年龄偏大,她加工的速度赶不上同村其他人,一天最多加工400个零配件,而加工费每个4分钱。

“靠加工小零配件,我一年能增收7000多元。”周光玉说,她儿子出生后因患脑膜炎后遗症,导致2级残疾,生活虽能自理,却丧失了劳动能力,今年34岁还未成家。老伴体弱多病也离不开她的照顾,“现在好了,我在家务农,养点鸡鸭还能在家里上班,给公司做零配件加工。”

周光玉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可是她从来没有“等靠要”思想。“老人家是委托加工户中年龄最大的,最勤快的,虽然动作慢,但做出来的零配件合格率是最高的。”龚小彬这样评价老人,“仅鸽笼山村,给我们企业做委托加工的就有20多户。”

“现在,苦日子都变甜了!”周光玉说,自***工作开展以来,她家破旧的房子经过危房改造,住宿条件一天天好了起来。结对帮扶她的单位领导常来看望慰问她,家里的鸡鸭也多了起来。最让她开心的是,她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让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周光玉家的改变,只是华蓥市推进工业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我们通过在乡镇、贫困村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零配件委托加工点和发展委托加工户,将贫困户拉出贫困线。”华蓥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黄安平说,扶贫最重要的就是扶志,让“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让“现钱”变“活钱”。

近年来,华蓥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劳动力需求大。该市通过送技能、送岗位、送活儿“三送”方式,帮助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又解决了贫困户创收难。

“贫困户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既能增加收入,又能享受成就感和获得感。”黄安平说,贫困户中最难帮扶的便是残疾人群体,他们主要依靠政策兜底走出贫困,“我们通过发展委托加工户,让他们克服身体缺陷,在家里就能轻松赚钱。”

此外,华蓥市为着力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以工业园区为扶贫载体,发动爱心企业参与“扶贫攻坚战”,优先考虑录用当地贫困户。截至目前,该市有4100多名贫困人口在工业园区近70家企业就业,月均增收2300余元。

新闻推荐

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改善辖区环境质量

本报讯(华蓥记者站苗贵华王婧文)为全面改善辖区大气环境质量,今年以来,华蓥市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截至目前,该市开展暗访督查60余次,并对重点问题项目进行跟踪督办。该市督促建筑施工地使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