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记者站 杨天军
年,华蓥市被列为全省5个率先“摘帽”贫困县(市)之一,作为个专项扶贫行动之一的文化扶贫,华蓥市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扎实推进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建设,不但富了村民口袋,更富了村民脑袋。
据悉,该市今年已实现贫困村“广播村村响”全覆盖,完成贫困户“电视户户通”户,为户无电视机的贫困户赠送电视机,为余户贫困户免除基本收视维护费;完成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及文化戏台建设,全面配送文化器材;完成个阅报栏建设并全部投入使用;在个乡镇全面建成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网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场次,其中,贫困村场次;开展下乡文艺演出场。
“送文化”共享文化成果振奋脱贫精神
去年以来,华蓥市积极整合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有关部门的资源和力量,积极探索“贴近实际需求”推进文化场所建设、“贴近生活需求”培养文化服务团队、“贴近群众需求”开展文化艺术活动、“贴近脱贫需求”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的工作模式,重点推进建设个省定贫困村综合文化扶贫示范点,不断满足贫困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力打响了全市文化扶贫攻坚战,让贫困村群众“乐起来”“动起来”“富起来”。
该市制定出台《华蓥市文化惠民脱贫专项行动方案》,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全市上下形成了分管领导亲自抓、相关单位具体抓、工作人员抓落实的“三级联动”工作局面。各文化惠民扶贫项目均按相关规定,制定了实施工作方案、建设方案、设备采购方案等,特别是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做到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确保项目高质量有序推进。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市综合考虑率先“摘帽”、群众诉求、项目覆盖面和公平度等因素,追加或提前实施了部分项目。
为强化引导,激发斗志,该市还制播了脱贫攻坚相关新闻报道、专题片、公益广告,制作了大型画册,在全市广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深入报道脱贫攻坚一线进展情况以及典型经验、典型人物,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种文化”品尝“文化大餐”推动产业发展
华蓥大力“种文化”,引导贫困村建立村级文化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活动,使文化根植于基层、根植于百姓。
在华蓥市文广新局的指导帮助下,天池镇伍家坳村建立了由余名中老年人组成的“夕阳红舞蹈队”,每逢节假日均自发在村上开展文艺演出,平时,还带动当地村民跳“坝坝舞”,极大地丰富了该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
永兴镇建立起“民间文艺队”,组织民间艺人利用赶场天和节假日开展主题为“群众的舞台群众演,民间的艺术大家传”文艺展演活动,带动了当地居民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永兴镇千余年来的民间文化艺术和乡土文化;……
除了品尝“文化大餐”,产业发展也不断推进。华蓥努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立了四川省音乐创作表演基地、省级刻字基地、华蓥山书画院,建起了君兰天下、凉水井、峨凤岭3个“文化大院”等,华蓥文化氛围逐渐浓郁,引发的经济效应凸显。
经过多方努力,华蓥文化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村文化阵地得到夯实,贫困户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为华蓥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启富)月4日,广安市召开迎接脱贫攻坚验收考核评估紧急会,传达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广安市迎接验收考核评估工作,市委书记侯晓春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侯晓春强调,打赢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