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记者站 周松林
年初,华蓥市共有贫困人口1.万人,其中%分布在个贫困村,%散居在个非贫困村和城镇。虽然贫困人口总量不大,但生活在地质灾害区、采煤沉陷区、旱山区、渠江洪灾淹没区“四大特殊贫困类区”的贫困人口占近八成,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超过七成,是脱贫奔小康最难啃的“硬骨头”。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华蓥市将脱贫攻坚作为推动全面转型发展的第四张名片工程来抓,响亮提出“三年脱贫、两年巩固、一年致富”的工作目标,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率先“摘帽”攻坚战。截至目前,共减贫1.万余人(其中年减贫余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贫困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联镇帮村+结对帮户”不脱贫决不脱钩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核心在干部,华蓥市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建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明确党委政府4名县级领导主抓脱贫攻坚工作;市级领导、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贫困村“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五大责任主体,分别立下“军令状”、层
层签订承诺书,并积极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政协委员——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
该市聚焦个贫困村,安排名县级领导、个部门单位、名驻村干部(含“第一书记”、农技员)定点帮扶个贫困村,组建以乡镇(街道)、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个工作组帮扶非贫困村,余名责任人结对帮扶名贫困对象。
该市制定了《华蓥市贫困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职责》《华蓥市***驻村帮扶工作组工作职责》《华蓥市“五个一”驻村帮扶工作6个责任清单》,整合职责任务,建立了帮扶力量“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逐项分解落实到每名联系领导、驻村联系单位、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农技员,每月向脱贫难度大的贫困村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干部发送“问题清单”,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帮扶措施,条理化、账单式明确了驻村帮扶力量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确保了任务清楚、责任明确。
该市建立“”和“”结对帮扶机制(“”即县级领导、科级领导、一般干部职工分别帮扶3户、2户、1户贫困户;“”即县级领导、科级领导、一般干部职工个人每年分别捐赠元/户、元/户、元/户),实现余名责任人结对帮扶贫困对象全覆盖。
同时,华蓥市将《个扶贫专项年度
工作计划》分解为硬化机耕道、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等个重点项目任务清单,定人、定责、定时、定查,挂图作战、统筹推进;所有责任主体每月集中下沉进行蹲点帮扶,攻坚突破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坚持每月自评,组建个自查评估工作组,每月对拟退出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开展自查评估,对标“找茬挑刺”,倒逼问题整改,确保帮扶精准高效。
“考核激励+督办问责”鼓励有作为问责不作为
在脱贫攻坚这个重大政治任务面前,华蓥市既对勤政有为的给予表扬激励,也坚持严抓严管、常态督查,对庸政懒政怠政和不作为的进行严肃问责。
该市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综合目标考核,并实行单独考核,加大考核分值,提高考核权重,严格实行一票否决;重视经济奖励、政治激励,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及个人,市财政按每人每年1.万元标准预算驻村干部工作经费和综合补助经费,财政每年预算专项经费为“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组成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选派单位或部门每年安排一次健康体检;对脱贫攻坚工作表现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仅今年该市就提拔重用人,其中提拔重用“第一书记”7人。
同时,该市始终将督查问责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主抓手,压紧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该市实行市纪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双组长”督查制,对脱贫攻坚任务,特别是重点工程任务实行周督查、周通报、月考核,点名道姓、揭短亮丑。
该市制定出台了《脱贫攻坚九条纪律规定》,对履职不到位的,给予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扣发年度绩效考核奖等处理,并视情节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个乡镇(街道)随机交叉检查,既交流经验,又比学赶超,对工作滞后的乡镇(街道)、帮扶部门连带考核、连带追责,并在市电视台设立脱贫攻坚先锋榜和曝光台。今年以来,该市已给予7个单位、名帮扶责任人通报批评、约谈、诫勉谈话处理,2名单位主要负责人在电视台公开检讨,2名乡镇主要负责人受到党纪处分。
新闻推荐
根据客户需求现场制作。在样板图册上记录客户的定制要求。月4日,华蓥市土陶商人蒋柏坤正按照客户意愿现场制作土陶花瓶。蒋柏坤说,过去,他以流水线方式批量生产陶制品。随着市场的变化,他发现面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