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定会在养殖场分装土鸡蛋。
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如何发展壮大?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村集体收入少甚至为零、带动能力弱……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化”的现象如何改变?4月10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四川省首批摘帽县之一,去年以来,华蓥市在各个贫困村探索创新 “复三七”“借鸡生蛋”等模式,采用“村集体公司+贫困户”“国有农投公司+贫困村/贫困户”等方式,激活资源要素,着力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复三七”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近段时间,华蓥市明月镇副镇长杨彬正为该镇竹河村“桃花岛”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招商引资一事而奔忙。杨彬介绍,洽谈的业主中,既有市上推荐的,也有明月镇本地的返乡创业人士。
在推进整村扶贫开发的同时,省定贫困村竹河村致力于打造“明月风光、渠江画廊”乡村旅游环线暨“四村联动连片扶贫综合开发”的核心区和样板区,目前半岛上广植桃李,游步道已建成,农户昔日的撂荒地已成为一片片生态果园。
“我们计划一方面引进业主继续打造我们的生态果园,另一方面利用桃花岛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杨彬说,他们对业主设置了“准入条件”:首先,业主要经济实力雄厚,能够对桃花岛实行整体开发;另外,在经营上要有一定规划:前期管理好果树,后期能够发展乡村旅游;同时,业主一定要认可 “复三七”利益联结模式。
什么是“复三七”利益联结模式?杨彬解释说,就是村集体统一对撂荒地和荒山荒坡进行打造,村民以土地入股发展桃李产业,取得收益后,土地承包者占三成,村集体占七成。村集体获得的七成收益里,贫困户先提取分配三成,余下七成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
“复三七”利益联结模式,盘活了竹河村的撂荒地。2016年,竹河村280多户农户以土地入股,种植桃树、李树800多亩。村集体成立了明月镇竹河村桃花岛专合社进行管理。“明年桃树、李树都将挂果,保守估计,全村860亩桃李果园,创造的集体经济收益将达8.82万元。”村支书吕兴英介绍说。
借鸡生蛋为村集体收益托底
在明月镇白鹤咀村标准化农村散养土鸡养殖基地,目前仍有近3000只产蛋鸡存栏。白鹤咀村村民周定会和丈夫在养殖基地担任饲养员。每天一大早,夫妻俩将所捡的鸡蛋用包装箱封装好,由合作企业——广安一家亲居民服务有限公司统一运送到外地销售。
“这批土鸡是来自简阳的产蛋鸡,飞得勤、好管理,加上我们夫妻有技术,管理不难。”周定会说。
这家土鸡养殖场是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咀村党员 “借鸡下蛋”***示范工程项目。
该项目采取股份制合作方式,由广安一家亲居民服务有限公司与村上签订合作协议,借养首批土鸡近3000只,企业提供养殖技术,定期配送“散养土鸡专用饲料”及全部现金回收鸡蛋、土鸡,除去养殖成本,将确保白鹤咀村40%—50%的收入;其中,项目启动资金来自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捐赠的60万元,用于养鸡场圈舍建设和购买设备,并聘请村民作为饲养员对土鸡进行集中管理。
“所谓借鸡生蛋,就是从合作企业借来土鸡在养殖场养殖,饲料由合作企业提供,养殖的土鸡和鸡蛋又返销回去,从中赚取利润。”白鹤咀村第一书记刘天才介绍,“去年白鹤咀村购置的第一批约2860只土鸡,按照协议,全村23户贫困户,每户贫困户托养100只,另外几百只土鸡创造的效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
“目前养鸡场每天产蛋1000枚左右,每天光是鸡蛋的收入就在1000元左右。除去饲料成本和饲养员工资等投入,每天的纯利润达500元左右。作为集体经济收益托养的几百只产蛋鸡,更是创造了较好的效益。”白鹤咀村村支书芦世琳告诉记者,“另外,贫困户的托养收益也将在年底进行分配,这部分收益更高。”
另据华蓥市扶贫移民局局长邹文波介绍,2016年来,华蓥还创造了“国有农投公司+贫困村/贫困户”的模式,将500万元资产收益扶贫试点资金量化分配给25个贫困村,贫困村自愿入股到国有农投公司,再由农投公司投资到效益好的农业企业,农投公司按7%的年收益率分配给贫困村,每年2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可实现财产性增收共计35万元。同时,贫困户可自愿选择以保本分红方式与农投公司合作,将扶贫小额贷款交由农投公司运作,农投公司按2.8%的年收益率给予贫困户保本分红。
新闻推荐
近日,华蓥市工商质监局会同市交通局组织辖区邮政速递、韵达快运、顺丰速运等13家快递经营者开展了消费维权行政约谈。通过综合分析近两年来的消费投诉、咨询、举报数据,市工商质监局对快递行业存在...
华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蓥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