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记者站游青王婧文本报记者李倩
6月20日,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114名会员抵达广安,开展投资考察活动。千里迢迢奔赴广安,其意义显而易见:分享发展新机遇、拓展合作新空间。
今年,广安市已从广东引进项目23个,到位资金24.43亿元。日益密切的经贸合作,是广安与广东两地交流频繁的缩影。
奋力走在四川省改革开放前列的伟人家乡广安,与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成长起来的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相隔千里的两地,因感恩小平而互动频繁,关系密切。2013年以来,两地交流合作更是好戏连台、高潮迭起、渐入佳境。广安与广东,合作正向深层次、宽领域延伸,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如今,两地正努力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开放新模式,力争打造成川粤区域合作典范。
以感恩之情为突破口——
内陆欠发达小城与中国改革开放窗口成为合作伙伴
相隔千里之外的内陆欠发达小城,如何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合作伙伴?
“市场经济没有地界之分,我们不能仅限于一个区域板块中的城市来思考广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市委书记侯晓春的理念,正是广安“走出去”的思想动力。
2010年,侯晓春时任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彼时的广安,偏居一隅,经济增长建立在低起点成长的基础之上,发展不足、水平不高,处于艰难爬坡阶段。然而,毗邻重庆的广安,大作配角文章,成功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在广渝“联姻”中尝到了对外开放合作的甜头。
与重庆合作的成功,使广安决策层意识到:“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只有更高水平推进开放合作,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汇聚资源要素,才能借势借力实现更大发展。
广安将目光瞄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与经济大省谋求合作,突破口在哪里?调研发现,“十二五”发展期间,由于产业升级以及受土地、劳动力等各种因素制约,深圳有超过20多个行业,近3000家企业,5000亿元资金将转移到中西部或者粤东北。
无疑,深圳的产业转移给广安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以深圳为突破口!广安决策层信心满满:因为邓小平同志,深圳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迅速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动机。深圳人民心中,始终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恩之情。浓浓的感恩之情,必将化为支持小平家乡发展的强大动力!
向深圳市委市政府商讨两地合作事宜,加强和深圳各部门沟通,一场接着一场召开合作座谈会……深圳决策层明确表示:“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深圳的今天,深圳一定大力支持广安。”“深圳广安合作大有可为。”(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邱海鹰文/图)6月16日,雨过天晴的华蓥市观音溪镇福星水库,像一面多棱玉镜,静静地躺在旱山村高坪梁子的村落树荫间。高坪梁子由于地处高山,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全靠“望天水”(雨水),是...
华蓥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蓥,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