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记者站黄友国
7月5日,禄市镇姚家塝村贫困户田祥贵拿着镰刀在家门前的包谷地里忙着清除杂草。
今年65岁的田祥贵,因为10年前在外地务工时发生的一场交通意外,导致他右手骨折,不能再干重活,于是他回到老家与养女相依为命。父女俩住在不足3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遇上下雨天气,屋顶漏水严重,室内全是积水,床上也全被打湿,根本无法入睡;厨房是用土墙、竹篱笆围起来的……在田祥贵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由于缺劳动力,田祥贵一家又成为姚家塝村的脱贫困难户。
第一书记汪洪波来到姚家塝村后,带领驻村工作组与村支“两委”商定,为田祥贵制定帮扶计划,改善其居住环境,并将田祥贵家纳入了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去年,田祥贵一家搬进了新房,不仅有了三居室,还有单独的厨房、卫生间、圈舍,电视机、热水器、电饭煲等家用电器也一应俱全,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家里的电视、衣柜、床,甚至桌子板凳,都是村里干部送来的。”谈起村里干部对自己的帮扶,田祥贵感激不已。
去年10月,村里为田祥贵安排了一项公益性岗位,让其负责姚家塝村村务活动室的公共卫生清扫,每月有400元工资;驻村工作组还为田祥贵提供了80只鸡鸭,让他发展养殖业。
除了村委与帮扶单位的大力扶持外,田祥贵自己也非常努力,他希望能够依靠自己的勤劳脱贫致富。去年,他一个人种了1亩稻田、1亩玉米;种的红薯、豆子收入了1000多元,并依靠公益性岗位、民政低保政策兜底和种植养殖收入,田祥贵一家顺利实现脱贫。
“去年,党委政府送来关怀、鼓励和脱贫资金,帮扶干部帮助我发展养殖业,终于让我脱了贫。”田祥贵说,今年,他要自力更生,更加努力地去发展生产,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委政府的关爱。
几天前,姚家塝村第一书记汪洪波再次来到田祥贵家,表示今年将继续帮助他发展养殖鸡鸭。田祥贵说:“我已经享受了这么多的国家政策,又有村级公益性岗位的稳定收入,真不想再麻烦你们了,我虽然做不了重活,但我能做多少算多少,你们就不要再浪费帮扶资金了。”
连日来,田祥贵又开始忙碌——为稻田选购防治病虫害的农药。“人啦,只要不懒惰,手脚勤快点,肯定能致富奔小康!”田祥贵满怀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八方英才·智创广安”活动启动仪式暨广安市创新创业引才引智推介会举行
图为签约现场。本报讯7月8日上午,“八方英才·智创广安”活动启动仪式暨广安市创新创业引才引智推介会举行,100余名海外学人、“科技之光”青年专家等嘉宾齐聚广安,为伟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市委书...
华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蓥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