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瑜
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能源来源、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不仅是生产生活之本,更是生态之本。国土资源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
在广安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如何保证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开发与优质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如何对正在进行开采的矿山和历史遗留矿山实施环境修复?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玉京。
记者:近年来,广安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如何保证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开发与优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李玉京:市国土资源局严格依法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同时,通过强化耕地层级保护责任,划定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目前,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28.89万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24.81万公顷,确保了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在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矿产资源规划和市旅游保护区、禁采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等有关规划相协调、优化矿权布局原则,从严控制新建矿山采矿权设置,停止“三区两线”及特定生态保护区域内的新建露天开采矿山审批,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13年以来,全市仅新立采矿权1宗,通过煤矿兼并重组和化解过剩产能关闭煤矿54个。
记者:如何对正在进行开采的矿山和历史遗留矿山实施环境修复?
李玉京:我们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制度,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保部门的审批意见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作为新立采矿权、颁发采矿许可证的前置条件之一。除了要求矿山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外,还要求采矿权人必须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确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和开采活动同步进行。此外,按规定足额收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督促矿山企业严格落实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责任,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义务。近年来,全市累计争取中、省资金及自筹资金2.04亿元,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20余处,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广安的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华蓥山区,今年,我们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积极争取支持,实施华蓥山区山水田林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牵头组织编制了《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并顺利通过省政府组织的专家审查答辩,随后上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并迎接了国家三部组织的专家组实地考察论证。目前,我们正按照专家组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全力争取项目申报成功,着力打造“山青、水秀、林美、地良、湖净”的美丽广安。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益策华蓥记者站周松林)近年来,华蓥市不折不扣地落实中省市有关健康扶贫工作政策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落实便民惠民系列举措,着重从医疗保障、能力提升、机制建立、组织保障等方面,制定和优化各...
华蓥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蓥,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