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广安市正式施行《广安市城乡污水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引起当地不少政协委员的关注。作为全省首个针对污水处理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出台的背后,凝聚着广安市政协的智慧和力量。
“实现城乡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是市政协持续多年关注的重点。”广安市政协副主席王宏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市政协坚持每年把城乡污水处理厂(站)建设与运行问题作为重要工作进行部署,多次组织委员开展视察、调研和协商,提出不少意见建议得到采纳、落实。目前,广安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持续呼吁
建议“开花结果”
在广安市政协2017年的调研报告集中,有一份名为《关于全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及垃圾处理厂(站)建设运营情况的调研报告》。这一年,市政协专门针对污水处理厂(站)、垃圾处理厂(站)建设运营情况开展调研。
“广安市提出,到2017年底,要实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及配套管网全覆盖,场镇生活污水收集率、处理率达85%以上。”广安市政协人资环委主任石春来回忆,该专题调研就是为了全面了解情况,找出存在问题,助力实现目标。
在这份3200余字的调研报告中,反映的第一条问题就是“处理设施‘吃不饱’‘吃不了’同时并存”。何为“吃不饱”,又何为“吃不了”?当时参加调研的市政协委员黎红谈道,“吃不饱”指的是大多数乡镇污水处理管网不配套,支管网建设滞后,不能集中收集各地的污水。而“吃不了”则是未实行雨污分流,一遇到下大雨,污水、雨水同时进入处理厂,又处理不了。
对于这一问题,调研组建议支管网不配套的乡镇,应尽快接通支管网;未规划雨污分流的乡镇,应完善规划并实施。同时对于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大家还呼吁继续采取PPP等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及运营。
去年,广安市政协将关注的目光聚集在“污染源”上面,相继开展了“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专题调研及协商活动,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有效采纳,助推全市取缔养鱼网箱1.5万个,关停、拆除、搬迁禁养区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100余家。
“政协委员对水污染防治十分关注,近几年提交的相关提案多达300余件。”市政协提案委主任何键表示,不少提案建议得到采纳并落实。其中,2017年的一份《应全面治理长滩寺河水质污染》的联名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率队到长滩寺河现场开展调研,研究制定《长滩寺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启动对污染源的全面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强化监督
落实“洁净水”行动
为补齐治水短板,2014年,广安市学习借鉴浙江省做法,启动开展以“城乡污水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洁净水”八大行动。按照市委安排,市政协主席肖雷担任了“洁净水”行动指挥长,集中指挥、统筹协调全市“洁净水”行动。
“在‘洁净水’行动中,我们创新构建了‘河长+警长+网格长’组织体系,建立\‘1+4+1+N’河湖管护模式,健全\‘巡河+执法+制度化’机制,在全市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肖雷说。
2017年,广安市政协在全市政协系统内创新开展“我为‘环保年’添光彩”活动,助力“洁净水”行动。活动中,广安市、县两级政协组织全市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近2000人,在华蓥山及渠江、嘉陵江、大洪河沿岸义务植树1000亩、30000余株。2018年,为配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开展环保督察,市政协从经济委、农业委、人资环委中抽调专门人员,组成3个督察组,对工矿企业、农业、污水处理厂(站)建设与运行中的环保工作情况进行拉网式督察,交办问题近200个,并持续开展暗访式“回头看”。
去年,广安市政协对全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民主评议,推动全市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18户违法排污企业,搬迁10户排污企业,新建集中供水工程306处,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40%。
在广安市《2019年度协商计划》中,“城乡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情况”又是其中一项重要协商议题。按照计划,市政协将于9月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的形式开展协商。
□夏兴初 本报记者 王天雨
新闻推荐
宣州讯为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近日,宣州区溪口镇结合2019宣州溪口镇“茶文化旅游节”,积极推动“...
华蓥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蓥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