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龙俊帆
“有的项目审批时间长,程序复杂,各部门相互推诿。”“停水、停电时有发生,对生产经营影响特别大。”……日前,华蓥市开展“百企揭短板·整改促发展”之百企大评价活动。活动邀请了101位民营企业家向华蓥市相关部门“吐槽”,说痛处、点问题,倒逼部门主动揭短板。据华蓥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百企揭短板·整改促发展”活动,就是为了以真查真改的实际成效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以来,广安市把‘抓项目、抓政策、抓资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坚持用‘三抓’工作理念来统领、推进工作,全面排查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列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为华蓥加快产业转型、集聚发展后劲贡献力量。”5月28日,华蓥市经信局局长邓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以来,华蓥市始终坚持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开展‘两转一提一抓’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华蓥市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唐光建表示,聚焦“三抓”工作和民营经济两大重点,华蓥市坚持查改问题盯关键、抓重点,扭住“三抓”工作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方面问题深挖细查。
唐光建说,华蓥市围绕年初确定的7项主要指标、49项重大项目、17项重大工作,针对一季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由该市相关市领导负责,在二季度工作会上以PPT形式逐条查找指标差距、进度差距、形象差距,深入分析查找在“观念、作风、能力、落实”方面深层次原因,并立下“军令状”,逐一落实整改措施,明晰下一步工作打算和计划进度安排,实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目的。
目前,该市查找一季度“三抓”工作问题118个,收集汇总涉及营商环境问题和意见建议78个,对照“观念、作风、能力、落实”四个方面查找问题53个。
“发挥‘人大政协+工商联’作用,是华蓥市查找问题的一大创新举措。”唐光建说,该市改变以往由职能部门直接征求服务对象意见方式,创设“人大政协+工商联(民营办)”收集问题渠道,注重“背靠背”收集,由“人大政协+工商联(民营办)”直接面对服务对象,单独听取意见,避免行政部门影响干扰,消除民营企业真实反映问题的顾虑,确保问题找得准、查得实。
同时,华蓥市坚持每季度由人大、政协和工商联(民营办)收集汇总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提交、及时反馈。目前,该市人大、政协、纪委监委、组织部、工商联(民营办)聚焦支持民营企业政策落实、行政审批、要素保障等情况,面向社会大众、基层干部职工、民营企业家,累计发放征求意见函100余份,收回职能部门只监管不服务、城区部分地段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47个;先后查找出党员干部畏首畏尾、墨守成规、慢作为、推诿卸责、抓而不实、虎头蛇尾等问题13个。
“华蓥市还坚持把问题查改与整治作风、考察识别干部结合起来,建立‘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双组长查改问题\‘交办督办、问责问效’机制,动真碰硬、真查真改,形成压力、提高实效。”唐光建说,该市还坚持问题不解决不过关、观念作风不转变不过关、评价不满意不过关“三不”导向,并采取明察与暗访、定期与随机、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作风建设、“三抓”工作、服务企业等开展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当场交办、立查立纠,并适时开展“回头看”,务实整改销号;将问题整改效果纳入干部实绩内容重点考核,对“三抓”工作效果不好、企业反映强烈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逐一进行约谈,满意度评价靠后的3个单位在新闻媒体公开亮相承诺。目前,发出整改通知39份,开展督办检查12次,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专项约谈7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定春)阳光和煦,微风习习,华蓥山上万亩蜜梨,承载着村民的致富梦生长正旺……“还有两个多月,市民和游客就可以来品...
华蓥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蓥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