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来,他一直承受着病魔的折磨,药物不断。去年12月,他被诊断为肝癌晚期。然而,他却坚守岗位,即使病重入院,依然惦记着救助站里那些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他就是广安市2013年度“最美救助工作者”——今年54岁的邻水县救助管理站副站长黄明科。
“把他们当亲人就不会觉得苦和累!”
邻水县救助管理站距县城2公里左右,早在2007年就已成立并改建到位,但因一直没有人愿意去,始终未能走上正轨。原因很简单,救助站的工作十分辛苦和劳累。“没人愿意去,去了也留不住。”邻水县民政局副局长刘建介绍,最后,已在殡仪馆工作了9年的黄明科接受了这份新工作。
女儿黄莉萍向记者讲起一段往事:“2010年腊月二十八日,亲友们聚在家里庆祝爸爸50岁生日,哪晓得他接到电话说又送来了救助对象。”挂掉电话,黄明科就往救助站赶,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回家。“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名救助对象患有精神病,爸爸怕他做出撞墙等过激行为,整夜守着他,最后将其送到医院才放心。”“这样的对象很多都是被家人遗弃了的,我们就应该成为他们的家人!”黄明科说。
“简单、不彻底的救助,等于没有救助!”
16年前,黄明科就切除了整个脾脏,并患有肝硬化。有人曾给他“支招”,邻水救助站是个小站,把救助对象送到下一个救助站不就完事了嘛。但黄明科却总是一笑而过,在他看来,简单、不彻底的救助就等于没有救助。“救助工作不是一站送一站就完事,必须干到点子上,让救助对象真正感受到党和社会的温暖。”面对繁琐的工作,黄明科总是这样勉励自己和同事。
广安文明办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廖金城
新闻推荐
她勇救落水儿童、资助贫困学生、关爱灾区儿童,还倾力救助1名服刑人员的年幼女儿。张洁20多年来坚持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在汶川羌寨、小平故里被广为传颂。结亲情对子她是3个孩子的“妈妈”...
邻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邻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