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婧)日前,记者在邻水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看到,前来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和家长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一边解答学生、家长的疑问,一边忙着审表、盖章、入网、归档,按流程有序地完成相关手续。
“能贷到这5000元钱,对我们家来说就是及时雨啊!有了这笔钱,减轻了家里的负担,真的很开心。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还贷。”邻水县西天乡的准大学生吴茂华激动地对记者说。
在广安,像吴茂华一样借助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圆大学梦的贫困学子还有很多。自今年7月广安市全面启动高校新生资助工作以来,已有5625名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全年贷款人数预计将突破7000人,贷款资金5500余万元,该项工作持续到9月中旬结束。据悉,自2007年广安市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以来,共为3.4万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累计发放资金达2亿元。
为使寒门学子的大学梦不再遥远,确保广安市考入高等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教育部门充分发挥“助学贷款”的作用,加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力度。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各地简化贷款手续,并将信息录入、材料审核和合同签订等集中在一起办理,为广大学生提供一站式方便快捷的服务。
据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金融机构向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学生发放的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无需抵押,在校学习期间的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贷款期限长达20年。贷款金额为本专科学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有贷款需求的学生可凭录取通知书、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等材料到户籍所在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进行咨询和申请办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邻水记者站吕清辉曾涛刘苏阅)“是党的好政策,才有今天的我们,作为邻水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家乡的扶贫工作尽份力!”10月16日下午,邻水重庆商会会长在参加该县举办的扶贫捐款现场募捐活动中,现场...
邻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邻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