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吕清辉 本报记者 李倩
11月6日,课间操结束,邻水县冷家乡中心学校初三学生王婷婷回到教室,拿起印有“母亲水窖”标志的“爱心水杯”一饮而尽。“现在不仅有水喝,而且还可以放心地喝!”王婷婷十分开心。
有水喝,放心喝,似乎是一件简单的事。然而,对冷家乡中心学校的孩子们来说,却是值得高兴的事。学校位于铜锣山脉深腹,有学生627人,缺水严重。尤其是每年的4月至6月,住校的学生常常连洗脸水都没有,饮用水水质也不能得到保障。
今年3月,市、县妇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争取。5月,投资10万元的“母亲水窖·校园饮水安全”项目开工建设。打水窖、铺管网、建洗手池、修排水沟、安水塔、安装太阳能净水器……在建设过程中,市、县妇联以及学校严格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今年10月,工程基本完工。
让王婷婷更加高兴的是,每一个学生都领到了漂亮的“母亲水窖·爱心水杯”。“以前同学们喝水的容器五花八门:用旧了的饮料瓶、自家带的碗、用手捧水,有的直接对着水龙头喝……”王婷婷说,“‘爱心水杯\’既漂亮又卫生,同学们健康饮水的意识也增强了。”
“现在,学校修建了饮水、卫生设施,配备净水设备,还不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我们还准备修建一个集中饮水房,添置烧开水的设备。今年冬天,学生们就能喝上暖暖的放心水了!”冷家乡中心学校校长秦平介绍,通过检验,水质达到标准,学校告别了用水无保障的历史。
在广安市,因“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而受益的,并非只有冷家乡中心学校。记者从市妇联了解到,为解决农村学校安全饮水和环境卫生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市妇联积极争取到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在广安市实施。该项目旨在通过改造学校供水系统,配备相应的饮水、净水设备,建造适宜类型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开展学校安全饮水和健康教育等方式,解决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校饮水不安全问题。
从2014年开始,“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在广安区蒲莲乡小学、广罗乡小学、彭家乡希望小学、广安区龙台镇旺盛小学校及邻水县城北镇中心小学、冷家乡中心学校6所学校实施。随着冷家乡中心学校“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完工,这6所学校的“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已全部投入使用。
新闻推荐
11月13日,邻水县首届中小学学校园足球比赛在邻水中学举行,来自该县31所学校的56支代表队进行激烈角逐。本次比赛为期四天,旨在推广校园足球项目,让更多学生投身绿茵场。图为比赛现场。邻水记者站刘苏...
邻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邻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