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吕清辉 本报记者 李倩
2015年底,邻水县缪氏庄园成功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邻水县支行贷款300万元,这是去年该县探索推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工作中,该庄园获得的第二笔贷款。去年,缪氏庄园争取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政策,共获得500万元融资贷款。
2015年,邻水县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指引,遵循“银农合作、银政结合、保险协作”的基本理念,在完善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探索推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2015年,该县农村业主将土地承包权证和林权证等作为融资抵押,共获得贷款18笔、1030万元,有力助推了全县农业产业发展。
农村产权作抵押农业业主获融资
2015年是邻水县双河脐橙专业合作社业主包小东比较难熬的一年。位于两河乡的746亩脐橙经过改良升级,要两年后才恢复挂果,失去了经济来源。对农村市场看好的他,还新发展了200余亩红心蜜柚,在丰禾镇新建了大棚,种植芦笋等有机蔬菜。
“既要按照承诺兑付农民的土地租金,还要花钱改良脐橙、建大棚、劈山造路。”2015年12月31日,包小东对记者说,仅在2015年,他就投资了近100万元资金,用于品种改良和基础设施建设。“县城的房子早在几年前作为抵押,贷款用于产业发展,现在手头非常紧,资金根本周转不过来。”
迫于无奈的包小东走进了银行,咨询涉农贷款政策。当得知邻水县是四川省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县,农村种养大户可通过农村产权获得融资贷款时,他赶忙和县委农工委取得联系。通过专家对其流转的土地、地面附作物以及设施设备进行评估,银行工作人员现场核实后,包小东获得了30万元的融资贷款。“这30万元不仅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还增添了我投资农村的信心。”包小东说。
和包小东一样,位于邻水经开区仁和村的毛超,也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作为抵押,争取到10万元的融资贷款,购来鱼苗和饲料,缓解了鱼塘和养猪场的资金周转困难。城南镇红店村村民段文凤,将在御临镇流转的145亩林地作为抵押,争取到20万元的融资贷款,成为该县2015年唯一以林权证作抵押、争取到融资贷款的农村业主。两河乡大石村村民潘兵于2015年4月争取到15万元融资贷款,成为全市获得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第一人。
银政企风险共担有效引导资金投向
“投入大、见效慢是投资农业最显著的特点。”邻水县委农工委副主任蒋超告诉记者,农村业主一旦遇到资金难题时,多半都会选择拿出自己的房、车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去银行申请贷款,甚至不惜去借高利贷,“业主投资风险增大,后续投资也跟不上。”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工作是在深化农村改革中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经过土地确权后,业主可以将集体林权、土地经营权等作为抵押,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贷款。除了土地的面积、流转的年限外,土地上的附作物以及设施设备,也是确定贷款数额的重要参考。邻水县从农业、水务、住建、国土等部门抽调了相关人员,组成评估人员库,并对他们进行了专业培训,确保精准评估出业主的产权价值。
“对银行来说,相比其它固定资产,农村产权抵押的风险更高。”蒋超介绍说,邻水县建立了产权融资风险防控补偿体系,出台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不良资产处置办法》,签订《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金管理协议》,有效实现了“银、政、企(农)”等多方风险分担。
“假如业主因经营不善还不起贷款,政府可以根据比例,从500万元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金里拿出相应比例的资金,补偿给银行。”蒋超说,此举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村业主的资金难题,还能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将资本投向农村。
得益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政策,2015年,该县共有17户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社业主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农村产权作为抵押,获得贷款1030万元。
新闻推荐
高速发展的邻城新貌。。□朱欣邻水记者站袁皓岳瑛刘苏阅文/图“十二五”期间,邻水县认真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断改进党建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自身建设得到改善,党组织和...
邻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邻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