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练 叶耀丹
近日,邻水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特殊”的盗窃案。为什么“特殊”呢?原来,这伙犯罪嫌疑人盗窃的东西居然是“蜜蜂”。
“取经”养蜂盼致富
近些年,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于是颇具养生功效的蜂蜜逐渐走俏。
家住邻水县椿木乡的李某,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一直想从事养殖业,但苦于资金短缺而没能实现。李某听说养蜂投资少、见效快,很有“钱”途,而椿木乡环境优美,便于养蜂,销售也没有问题。思前想后,她决心走“养蜂”之路。不久,李某与同村村民一起,到附近一个养蜂大户处学习。“取经”过程中,李某一方面细心观察蜜蜂的生活习性,另一方面积极学习蜂病防治方面的知识。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李某已经初步掌握了养蜂的基本技能。同时,在养蜂大户的帮助下,李某花几万元购买了蜜蜂和蜂桶,并在自家房屋背后搭建了蜂棚。2015年10月,李某满怀希望地开始养蜂,希望从此走上致富路。此后,李某每天傍晚都会来到蜂棚,察看蜂群情况。
夜半蜜蜂遭偷盗
3月5日,李某吃过晚饭后习惯性地到蜂棚察看。看到蜜蜂都好好的,她便回屋睡觉了。夜里10点多,李某起床上厕所,迷迷糊糊的她发现路边有一个丢弃的蜂桶,顿时一惊。她赶紧回屋拿上手电筒去蜂棚查看。“我的天啊!”一踏进蜂棚,李某气得瘫软在地,棚口的3个蜂桶已不知去向。
李某寻思自己才入睡3个多小时,价值好几千元的蜜蜂就被偷了,窃贼应该没跑多远。她强打起精神,来到离家不远的侄儿家,向侄儿求助,“我家蜜蜂被偷了,快骑摩托车去追。”李某的侄儿连忙起床,骑上摩托车载着李某沿着公路追去。
追了不到两公里,李某看到公路上有三个人背着东西在走。走近一看,李某发现这三人背的正是她家的蜂桶。愤怒的李某大呼:“偷我们家蜂桶,站住!”听到李某的喊声,三人见势不妙,扔了蜂桶就跑。李某快步上前,抓住了一个正欲逃窜的“窃贼”,另外两人则在夜色中渐渐跑远。李某立即拨打了110报警电话。
坛同派出所民警接到电话后立即驱车赶赴现场,将李某和犯罪嫌疑人带回派出所了解情况。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交代,民警迅速出击,当晚便将逃跑的另外两人和主使者抓捕归案。
见财起意被刑拘
原来,主使者蔡某觉得养蜂能赚钱,但是又不想花那么多成本买蜜蜂和蜂桶,于是便起了歪心思,想低价买些蜜蜂和蜂桶。今年1月,蔡某在赶集的时候碰见卿某等3人,于是便询问卿某有没有门路,能以200元的单价买几个蜂桶养蜜蜂。卿某立即拍拍胸脯说没有问题,并表示如果买不到就是去偷也要偷到。蔡某告诉卿某等3人:“你们去帮我偷蜜蜂,偷到之后卖给我,200块钱一桶,见蜜蜂就给钱。”
卿某等3人在蔡某的金钱诱惑下四处打探,伺机作案,很快就发现李某家有不少蜜蜂和蜂桶。3月5日晚,卿某等3人来到事先踩好点的李某家,趁李某入睡之际进入蜂棚,顺手抱走3个蜂桶,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背篓里。行窃时,有点紧张的卿某,一个不慎把蜂桶掉在了地上。害怕被发现的卿某等3人也没敢再去偷,赶紧沿着公路离开。但不到10分钟,他们就被坐着摩托车前来追赶的李某追上。听到李某的喊声,卿某背着空背篓撒腿就跑,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扔下背篓也跑了,只有秦某被李某抓了个现行。
目前,犯罪嫌疑人蔡某等4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婧)近日,邻水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召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推进会,督促指导各中小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预青”工作。该县城北司法所所长许少林受邀对全县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进行了专题培训...
邻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邻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