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袁皓 曾涛
一条条平坦整洁的道路穿村而过,一座座农家小院独具特色……由于拥有良好的生态基础,加上稳步提升的社会治安环境,近年来,邻水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成为市民出游的好去处。邻水县委县政府结合全县45个乡(镇)、经开区自身特点,狠抓社会治安大防控,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驻村干部解民忧 增强群众安全感
近日,邻水县高滩镇保家村驻村干部易兴科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75岁的村民胡万贤腿脚不方便,儿子在外打工需要无犯罪记录证明。于是,易兴科主动上门,找胡万贤了解情况,并到派出所帮他办理了证明。
“易书记来到我们村子后,村民有啥难事找到他,他都会竭尽全力想办法帮助解决。”胡万贤的话语中满是感激。
自2013年起,邻水县在县域45个乡(镇)全面要求驻村干部每月必须安排三分之二的时间下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接地气、增底气、聚民心,用实际行动把基层工作变成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课堂,在解民忧、暖民心的同时,增强群众安全感,提高群众满意度。
启动平安建设 提高测评满意度
“2015年,我县结合实际情况启动了平安建设工作。”该县综治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县将大学生村干部、村(社)组长、民兵应急队整合成义务巡逻队,采用定时与不定时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分组对全县45个乡(镇)及县域园区进行巡逻;乡(镇)干部在各自辖区驻点值守,进村入户进行矛盾纠纷调解和防盗防火宣传。2015年,在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满意度测评中,该县位列全市前列。
记者从该县综治办了解到,自2012年起,该县综治办牵头,与县社情民意中心一起,对各乡(镇)、部门的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开展满意度测评。对测评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并在全县通报批评;对测评中的最后3名进行挂牌整治;测评中连续两次排最后3名的乡(镇)和部门,实行年度目标考核综治工作“一票否决”制,单位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
健全治安防控体系 调动群众积极性
“邪教组织有哪些,他们有什么特点?”日前,记者在邻水县石滓镇花房村举办的法制宣传活动中看到,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扫黄打非”、安全生产、防邪反邪等知识问答穿插整个活动,村民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回答问题。
据了解,花房村成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两委”委员为成员的平安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建设方案,明确工作分工;充分利用村民会议、广播、现代党员远程教育、宣传栏、宣传单等有效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村民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让群众知法、守法、用法。
“人民群众是平安建设的主体和根本,通过不同的载体、平台和抓手,广泛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投身到平安建设中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该县防协办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实际工作中,该县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乡村工作网格化管理,建立村居为主、镇村联动、全民参与的联防联治机制,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该县提升“两个中心、两个工作站”建设水平,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制,在排查中普法,在调解中用法,切实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签订《承诺书》 群防群治事半功倍
“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走法律渠道依法维权,自觉排查、上报、整治安全隐患。”说起规范村民行为的《承诺书》,邻水县高滩镇平安寨村的村民邱成合印象深刻,他说,自己是逐字逐句读了好几遍才签的字。
《承诺书》的签订是邻水县委县政府在群防群治工作中推出的又一具体措施。该县综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如果只有县级领导、部门、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使劲”是不够的,必须让广大群众知道其中含义,让他们参与进来,群防群治才能事半功倍。
今年1月,该县综治办向全县群众发放《承诺书》,约定10项不得违背事项。同时,由县、乡(镇)、村干部上门宣传、讲解,为村民答疑解惑。目前,在家的村民均在《承诺书》上签了字。
新闻推荐
□邻水记者站孔虹3月23日,邻水县坛同镇老蔡坝村,谭钦令正忙着在电话里和重庆长寿有关人士沟通考察产业的相关事宜。他正准备自掏腰包带领村上的党员和村民代表去长寿考察葛产业。“我前期已经做了...
邻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邻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