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第一幼儿园举行早操比赛。
□邱林
编前:2011年12月17日,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4年多来,广安市按照“建好试验区,探索新途径,创造新经验,促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总体方案,切实落实责任分工,积极采取过硬措施,扎实推进试验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和《总体方案》确定的发展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基本建立起了符合广安实际的“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基本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之路。从本期起,本报将推出“建好试验区·促进新发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近日,笔者在广安东南片区看到,广安市实验幼儿园工地上,后期建筑装饰、室内设施设备安装、附属工程实施紧锣密鼓,一片繁忙景象。相隔不远的广安加德友谊学校幼儿园主体工程已经封顶,即将进行内外装饰。据两个工地的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将加班加点,争取使两个幼儿园加快建成投入使用,为城区的孩子们早日入园做出自己的努力。这是广安市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1年,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签订的《共建“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确定的第一个重点任务就是,加快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切实解决“入园难”问题,到2015年,使全市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到或超过四川省平均水平。面对发展相对滞后的学前教育,广安市采取有力措施,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大力实施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抓手,以提升保教质量为目标,着力推进全市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市3-5岁幼儿毛入园率达82.63%,比2011年提高15.3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不仅完成了目标任务,而且使全市学前教育步入了全省前列。
科学规划,绘就学前教育发展蓝图
2011年,面对广安市在园幼儿仅9.7万人,入园率仅67%的现状,如何实现广安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如何完成部省共建关于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目前任务,市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市长陈全禄既感压力巨大,又信心十足。他说:“广安建市时间短,学前教育发展底子薄、规模小,总量非常不足,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一定要高起点、高规格规划好广安市学前教育,一定要从广安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一定要让广安的广大幼儿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市教育局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各地摸现状、清“家底”,外出考察学经验,取“真经”,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当好参谋,提出建议。2012年5月29日,市委召开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专题办公会议,要求深刻领会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完成试验区建设的各项任务。这次会议后,学前教育专题会、办公会等相继召开,《广安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广安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广安城区幼儿园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年)》《推进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学前教育发展目标更加具体、发展任务更加落实、发展措施更加有力,学前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扩大规模,切实解决适龄幼儿入园问题
“以大力实施部省共建广安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一方面要努力盘活全市学前教育现有资源,另一方面要通
过政府投资办园、支持乡镇和城区街道办园、落实小区配套建园、鼓励社会力量建园等多种渠道,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规模。”在全市学前教育专题会上,市教育体育局局长曾长东如是汇报说。
2012年6月,广安区人民政府四届四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新建两路口幼儿园。该园占地面积412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设计规模12个教学班,容纳360名幼儿入园。2013年9月,该园顺利建成投入使用。2014年,两路口幼儿园成功创建为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5年4月,经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增斌批示,广安市实验幼儿园破土动工,目前进展顺利,投入使用在即。
乡镇中心幼儿园是实施《学前三年教育行动计划》的重点,也是解决农村幼儿入园问题的重点。对此,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市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纳入民生工程予以重点保障,坚持年初下达目标任务,年中开展进度督查,年底进行目标任务考核,确保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进度。2011年至2015年,全市新(改、扩)建乡镇公办
中心幼儿园125所。
在大力推进公办园建设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纳入全市学前教育发展整体规划,制发了《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民办学校用水、电、气等与公办学校同价。”“对举办学历教育(含幼儿园)的民办学校,其新建、改扩建用地纳入当地城乡发展规划,优先安排用地指标。”“根据办学规模及质量和教师配备情况,选派公办教师到民办学校支教或者核定公办教师编制数量。其原有的公办教师身份、档案关系、工资和社会保险等均保持不变”等,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到幼儿园建设之中,邻水县实验幼儿园、邻水县金鼎实验幼儿园、广安区东方之子婴幼园、广安区小海龟幼儿园等一批高标准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陆续建成,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武胜外国语实验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广安实验学校等一批民办学校也办起了附属幼儿园,扩大了学前教育资源。部省共建5年来,全市新增社会力量高标准幼儿园15所,支持建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68所,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7.6万人,与公办幼儿园“平分秋色”。
多措并举,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提升保教质量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永恒话题,也是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市教育体育局分管学前教育的副局长刘中平这样认为。为此,各级教育部门通过多种途径,提升保教质量。
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合理确定学历和年龄条件以及开考比例新招聘幼儿教师、转岗培训中小学富余教师补充幼儿教师、缓聘已退休幼儿教师充实幼儿教师等措施,努力扩大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全市2015年底幼儿专任教师达到3463人,比2011年增加65.5%。在扩大师资队伍的同时,加强了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2011年以来,全市组织开展省、市级幼儿园园长和管理干部培训764人次,骨干教师培训1682人次;区市县和各幼儿园还进行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中小学教师转岗、新聘幼儿教师岗前等各类培训。邻水县专门成立了幼儿教育培训中心,至今已培训幼儿教师5000余人次。
推动乡镇公办幼儿园独立建制。《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2012-2015年)》中提出,改革幼儿园管理体制,将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前教育实体,并承担区域内学前教育的示范和指导职能。这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试验区在学前教育改革方面的探索。广安市在这方面态度坚决,步子稳妥。目前,全市已建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乡镇幼儿园21个。邻水县柑子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杨婧在接受采访时说:“建成独立建制的幼儿园,从园长到教师都有主人翁的感受,同时也有了主人翁的责任,幼儿园的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了,都愿意为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多出一份力,工作上更加细心和勤劳,使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更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开展示范园创建工作。“从建园开始,我园就制定一年创县级、三年创市级、五年创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发展目标,这也要求我园从建设发展方面一开始就坚持高标准、从师资配备方面一开始就要求高素质、从教育教学方面一开始就强化高质量。邻水实验幼儿园于2011年开园,2012年创建为县示范性幼儿园,2013年创建为市示范性幼儿园,2014年创建为省示范性幼儿园,通过示范性幼儿园的创建,极大地提升了幼儿园的发展平台。”邻水县实验幼儿园执行总监刘强佳如是说。近三年来,全市先后创建四川省示范性幼儿园2所、广安市示范性幼儿园9所。加上原已建成的省市示范幼儿园又通过“名园+弱园”“名园+农村幼儿园”等方式,帮扶57所民办幼儿园和农村薄弱幼儿园提升了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规范幼儿园内部管理。市教育体育局每年均要举办两次以上幼儿教育研讨活动,加强幼儿园之间的学习交流。市教育体育局还建立了幼儿教育评价体系,定期组织开展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和办园资格年审的重要依据。各幼儿园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规定,坚持以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强健身体、培养习惯为主,不仅有效防止了“小学化”倾向,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使幼儿园成为了孩子们幸福生活、快乐学习的乐园。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邻水县御临镇坚持“加强团结增活力,凝聚人心创业绩”,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不断提高党委班子的理论水平,增强战斗力。该镇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
邻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邻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