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邻水新闻 > 正文

教育迈进“互联网+”时代

来源:广安日报 2016-06-16 21:02   https://www.yybnet.net/

丰禾镇中心小学开展电脑技能大赛。谢浩摄(资料图片)

坛同中学老师使用班班通教学。谢浩摄(资料图片)

□邱伟 阳利

教育宽带互联互通、优质资源互利共享、课堂教学鲜活直观……近年来,邻水县牢固树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理念,坚持城乡统筹,强化投入保障,加强应用管理,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县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数字资源全覆盖——

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不断提升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推进信息化,首先必须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足功夫。近年来,邻水县紧紧围绕教育信息化要求,借助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契机,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加大电教投入,推动了电化教育基础设施设备的提档升级,加快了教育信息化速度。

为了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资金问题,该县通过向上争取项目、县级财政匹配、向社会和企业募集等方式,先后筹集资金近亿元。

2004年,该县投入160万元建成全省覆盖面最广的教育城域网,全县中小学实现校校通,为邻水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好了头。2010年,该县又投入1750万元,为全县学校添置学生电脑1447台,改造微机室43间,购置安装“电视+电脑”班班通设备1032套,全县80%的学校基本实现班班通,享受到全国优质教育资源。

2014年以来,该县按照省政府《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专项改革方案》要求,认真落实“全面规划、分类实施、注重实效、积极推进”工作方针,投入6100余万元,添置学生用计算机5393台,新增录播教室24间,改造班班通教室(装备大屏智能幕触控一体机)1511间,159套“农村村小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完成安装,“一级建设、两级应用”模式的教育城域网中心机房完成升级改造。

目前,全县每百名学生计算机拥有量小学生达8台、初中生达10.7台,大屏智能幕触控一体机覆盖了每个班级,“万兆骨干、千兆到校、百兆到班”的高速宽带互联教育城域网基本形成,全县村小实现了数字资源全覆盖,全面实现班班通和校校通;基本建成以片区所在地为中心的“精品课堂”“微课视频”等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基地,全面建成90T的教育资源硬盘存储空间,为教育资源存储、学校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给学校提供硬件支持的同时,该县也着力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努力为全县学校提供软件支持。截至2015年,已为138间网络教室各配置一套数字图书馆,为1508个班级分别配置同步教学资源,基本建成教育局门户网站、学校门户网站、录播系统教育管理平台,全面完成综合信息平台升级,并新增实名上网认证系统、上网行为监控系统和移动办公系统,解决了老平台不支持IE6.0以上版本的问题,师生上网全部实现一号通,全县教育信息平台用户也由原来的108户增加到2818户。同时,全县购置正版WIN7专业版操作系统7800多套,学生电脑、大屏幕触控一体机操作系统全部实现正版化。

加强应用管理——

教育信息装备使用效率持续提高

“十二五”以来,该县加强了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和电教设施设备使用管理,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学校的电教装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有效发挥了教育装备对教育教改工作的推动作用。

为加强对电教设备的应用管理,该县认真落实“边推进边改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年度工作要求,细化当年工作目标任务、管理措施和工作机制。

该县还把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为学校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学校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督导管理机制,定期督查指导学校电教设备、网站信息的管理使用情况。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求分类建立督查档案,及时整改销号;对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点子,及时总结推广,以不断提高学校电教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效率,进而增强学科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校设备管理使用能力,促进了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加大对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教育装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从而提升教育质量,这是发展教育信息应用的根本目的。”该县电教馆相关负责人说。

为提高“三通两平台”设备的使用率,该县紧紧依托学科培训和校本培训活动,有计划、分步骤、分层次地对中小学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各学科教师进行了城域网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培训、门户网站建设与维护培训、班班通设备使用培训以及录播教室设备使用培训,有效提高了全县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此同时,加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力度,积极推行电子备课和电子学案改革,教育信息化程度、电教设备使用率、信息技术开课率不断提高。

该县每年都会组织大批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研修培训,培训合格率(或达标率)达96%以上,学科培训和校本培训参与率达100%。据统计,该县仅2015年组织参加“国培中西部信息技术”培训、“幼师国培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省级专项培训及“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培训就达3000余人,培训合格率为99.3%。

通过培训,提高了全县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管理水平和电教设备使用率,促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目前,全县网络教室使用率达100%,多媒体教室使用率达80%,数字资源全覆盖设备使用率达90%以上,各学科教师均能独立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

强化实践操作——

教育信息装备应用效果进步明显

在加强装备建设和应用管理的同时,邻水县也很重视师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实践操作,要求全县中小学教师分别在县内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注册,加强平台推广和应用工作,累计开通网络学习空间5300人次,在平台

上传文章100篇,上传精品课堂视频、动画、图片、课件等教育教学资源1100余条。目前,该县电教馆正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联系,部署邻水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力争早日开通邻水教育网络直播课堂,实现在线课堂、云课堂应用的新尝试。同时,扎实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在三年级以上全部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积极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不断充实信息技术教育内涵。邻水实验学校、坛同中学、邻水二中成立了机器人兴趣小组,每周拿出专门时间开展相关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水平。

“电教装备的运用和信息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该县电教馆负责人自豪地说,“在各级各类创建活动和竞赛活动中,全县学校和师生均有不俗表现。”

至“十二五”结束,该县有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6所、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7所,邻水实验学校、坛同中学、邻水二中被四川省科委命名为“中小学机器人实验基地”。

2012年以来,该县先后组队参加各级各类机器人大赛、实验赛课和教具制作赛,有4件作品获国家级以上奖项,在“智能搬运”“创意闯关”“纳英特赛跑”“博思巡线”“综合技能”“智慧天下”等省级竞赛项目上,获得一等奖12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9个;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获得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10个,占全市的50%。其中,坛同中学的机器人制作,2012年在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等单位组办的第十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主题活动——RTC机器人创意闯关大中华区邀请赛获得高中组一等奖,机器人《飞天》在世界机关王大赛中获整体关卡创意说明奖银牌。

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实践的同时,积极组织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先后申报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12个、市级课题4个,并全部结题。

据了解,该县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部署,依托“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鼓励、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在城域网上“晒课”。截至今年2月底,县域公共教育资源平台上已“晒”出优质课视频43课时,为推动全县教育资源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邻水造”轻纺品牌走出国门

□邻水县记者站曾涛本报记者李倩6月11日,邻水县丰禾镇毛织一条街,东和光智织造有限公司厂房里,机械不停运转,100余名工人也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不时有人喊:“刘主管,我的货做完了,快点再给我来一打……...

邻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邻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教育迈进“互联网+”时代)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