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熊兴文 孔虹 本报记者 李倩
8月1日,邻水县九龙镇补巴桥村15组的村民周远成,走在新落成的平安桥上,喜上眉梢。
“7月26日平安桥通车,村民多年的梦想成真,没有人不高兴。”周远成说,除了高兴,村民更多的是感激与感动,感谢捐款10万元修桥的昌桂容。
昌桂容是村里出嫁的女儿。“很多人以为捐钱的是挣了很多钱的大老板,其实,昌桂容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残疾人。”周远成说,1975年,昌桂容出生于补巴桥村的一个山沟沟里。刚出生,昌桂容就不幸患上先天性髋关节脱臼。昌桂容13岁时,家庭的变故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风雨飘摇,为减轻家庭负担,她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由于身有残疾,昌桂容多次被拒,尝尽了苦头。
靠着超乎常人的努力,昌桂容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甘人后的她开始回乡创业。从摆地摊到成为“麟龙”手工挂面掌门人,昌桂容的生活越过越好。
富裕起来的她并没有忘记生她养她的小山村。今年5月,昌桂容回老家看望父母。家门前的小河对面,正在干活的乡亲感叹,“要是有座桥,我们的粮食运出去就方便多了。”这句话触动了昌桂容的心。
其时,昌桂容正经济吃紧——自己的脚动手术花费不少,罹患癌症的公公也已花去近50万元的治疗费,家里还要负担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和房子的按揭款……尽管如此,昌桂容还是决定出钱为家乡修桥。“我的困难是一时的,但桥早日修成,乡亲们就早日受益。”
说干就干。村上负责联系修桥事宜,昌桂容承诺负责一切修桥费用。很快,一座宽4.5米、长18米的平安桥横跨在小河上,连通了村民外出的路。“取名平安桥,是希望乡亲们都平平安安、平安出行。”昌桂容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一颗朴实善良的心。
周远成就住在昌桂容家的河对岸。平安桥落成之前,他开着三轮车到河对岸,要绕道半个小时,现在只需要不到2分钟的时间。“以前因为运输成本高,一直想修新房又怕花冤枉钱。现在桥通了,也要计划建新房了。”周远成喜滋滋地向家人讲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赞同。
邻村解伟村村民周成中听说平安桥竣工,也第一时间来看热闹。周成中也颇为高兴,“有了这座桥,我们解伟的村民出行方便了,运材料、粮食这些也省事多了。”
村里的老人都说昌桂容是个善良的丫头:2008年捐钱给汶川地震灾区,村里的支公路是她掏钱修的,今年还捐了5000元给村委会用于帮助留守儿童……
“好样的,桂容!”“我们大家都很感激你!”……听着家人和乡亲们赞扬的话语,昌桂容也很感动,“我做的并不多,能让大家开心,我感觉值得!”
新闻推荐
碧波荡漾的河水。繁荣的宏帆广场。街道宽阔干净。农贸市场井然有序。仿古街整洁靓丽。黄桷树公园环境优美。□杨小东姜慧朱雨琦邻水记者站熊兴文曾涛孔虹文/图酷暑时节,骄阳似火,行走在邻水县城的...
邻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邻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