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邻水新闻 > 正文

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无良商家被罚30万元

来源:广安日报 2018-07-12 04:21   https://www.yybnet.net/

□唐小惠 本报记者 刘婧

案情回放:

2015年,江西人钟某在邻水县城开了一家门市,销售医疗器械——高电位治疗机。为获利,钟某抓住老年人心理,夸大疗效,并用宣传营销手段,通过PPT上养生课、找“代言人”证明治疗、免费体验等形式,吸引了大量人气,误导上百名群众尤其是老年人购买产品。

2016年,邻水县工商质监局执法人员在一次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端倪。经查,当事人采用虚假宣传推广高电位治疗机,涉案金额达110余万元。同年3月,该局依法对钟某作出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行为,对发布虚假医疗广告和利用“代言人”证明治疗效果的违法行为处罚款3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案情评析:

邻水县工商质监局经检大队长文强称,经营者发布医疗器械广告应经相关部门核准。钟某为宣传推广产品,夸大疗效,未依照上海市食药监局已核定的《广告发布稿》和《医疗器械广告审查表》中的内容进行宣传,宣传内容也未经相关部门核审,并以患者(试用者)的名义现场进行宣传,属于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和保健食品广告,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其他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由有关部门(以下称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故当事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文强分析,免费体验方式经营医疗器械容易出现诸多问题,如: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擅自增加经营场所,多处设立免费体验点,表面上是免费体验,实质是变相无证销售、违规经营;经营者往往没有医学专业背景和相关医学基础知识,不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器械,在操作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甚至让患有禁忌症的人群进行体验;临时免费体验点售后服务没保证,消费者难以追溯维权。

邻水县工商质监局执法人员提醒称,商家经营第二、三类医疗器械须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部分体验店无证经营属于违法行为。消费者需谨记,医疗器械使用存在一定风险,要理性参加医疗器械免费体验。同时,购买医疗器械应该仔细查看产品注册等相关信息,了解产品适用范围,不要听信商家的夸大宣传,谨防上当受骗。

新闻推荐

邻水人大组织开展执法检查

本报讯(范利王永康申巧容)近日,邻水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到县移民扶贫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丰禾镇、石永镇、...

邻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邻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又闻麦酱香2018-07-08 01:15
评论:( 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无良商家被罚30万元)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