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冕 广安区记者站 张国盛
6月10日上午,在石笋镇山峰村杨梅基地,停车场停满了一辆辆小轿车。从广安城区专门到山峰村的陈伟和朋友们高兴地采摘和品尝着杨梅,体会采摘的乐趣。
石笋镇党委负责人介绍说,经过多年发展,杨梅已成为山峰村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全镇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项目。小小杨梅果,托起了村民的希望与梦想,也悄然改变着村民的思想和生活。
村民拥有一座“绿色银行”
山峰村党支部书记白全村说,2003年,该村通过乡友从湖南引进乌梅、紫明珠等杨梅品种2.5万余株,在4个组种植杨梅1000余亩。2012年,该村又从湖南引进杨梅5万余株,在8个组扩种杨梅2000余亩。目前,山峰村杨梅种植面积达320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杨梅特色产业基地村。
为推进杨梅产业健康发展,山峰村于2011年9月成立“伟峰杨梅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提供种苗、管理及销售,村民以土地和劳力入股,利润由合作社和农户五五分成。
白全村算了一笔账,山峰村有杨梅树7.5万余株,相当于全村1500名村民每人拥有杨梅树50株。按每株杨梅树产果量4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30元计算,每株杨梅树年产值在1200元左右。除去成本外,按公司和农户所得利润分成,每名村民每年可实现纯收入2万元,相当于每名村民拥有一座“绿色银行”。
客人体验采摘乐趣
每年6月,是杨梅成熟采摘的季节,漫山遍野红彤彤的杨梅果缀满枝头,吸引着城区及周边乡镇的客人前来采摘和品尝,让这个偏居一隅的小山村像过节一般,变得热闹起来。
白全村说,为扩大杨梅的知名度,做大做强杨梅产业,石笋镇政府积极推出乡村游,并于2011年和2012年先后举办两届杨梅节。“那是我们偏远山村的重大盛会,杨梅节期间,全村锣鼓喧天,彩旗飘飘,进村的小汽车停满了村小学操场,杨梅林中挤满了游客,村里从来没有这样闹热过。”
正是采取以节为媒,石笋镇乡村旅游迅速升温,杨梅果也迅速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群众青睐的水果之一。从那以后,每到杨梅丰收的时节,从城区和周边乡镇驾车到山峰村采摘和选购杨梅的人络绎不绝,成为这个小山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深加工提升杨梅附加值
在石笋场镇附近,一座用钢架搭建起来的厂房格外醒目。游思斌介绍说,这是该镇引进业主建起的杨梅饮品加工厂,目前正在安装设备,今年7月初即可投产,可有效提升杨梅的产品附加值。
记者采访中得知,山峰村每年所产杨梅,大部分都因不易保存而掉落腐烂,果农为此特别着急,盼望能引进企业深加工。2013年,在深圳开饮料厂的广安乡友李丹获悉这一信息,专程到山峰村考察,决定抓住商机投资建设杨梅加工厂。
今年3月,李丹投资1000万元,在交通便捷的石笋场镇附近择址修建加工厂,每年加工杨梅达1000吨,可满足全镇杨梅的深加工需求。同时,李丹还将投资600万元建肥料厂,将生产杨梅汁产生的杨梅渣变“废”为“宝”,生产成肥料,走一条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21日上午9时至11时,西南交大、西南财大、四川农业大学等川内40余所本科院校,将在广安友谊中学高中部联合举行招生政策及志愿填报咨询会,现场接受高考考生及家长咨询,为考生填报志愿、选择学...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