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记者站 廖小兵 本报记者 刘莉华
7月2日,本报曾报道《卫生状况参差不齐城北公厕分布不均——广安城区公共厕所现状探访》,引起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昨日本报记者再次回访被曝光的多家公共厕所时看到,许多厕所已经整改完毕,情况已经好转,厕所重新变得干净整洁。
延长开放时间 增设人性化设施
7月9日,记者走访经过整改后的公厕发现,经过大范围的整改,全市公厕已经大变样。
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全市公厕开放时间延长了一小时,主干道的所有公厕关门时间都在晚上12点以后。大部分乱写乱画和乱贴的小广告已经不存在,厕所重新变得干净整洁。
据市环卫处工作人员介绍,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市环卫处对辖区的公共厕所进行了整体美容,对厕所损坏的设施进行了修复。在每个厕所的隔间中设置了方便市民的置物架,人性化解决市民在如厕过程中手里东西的放置问题。为减少厕所蚊蝇,每个厕所安装了纱窗。在男厕所,安装了儿童小便器,方便身高较矮的儿童如厕。同时还加强了厕所管理,积极督促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消杀;加强了对厕所管理人员的培训。
建议市民爱护公物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在厕所整改过后,市民如厕拥有了更加卫生整洁的环境,相关部门也希望市民珍惜良好的如厕环境,积极爱护厕所的公共设施,养成更好的卫生习惯。
记者走访一些刚整改的厕所,发现部分新安装的置物架被人为损坏,有些置物架已经消失了踪影。据厕所管理人员反映,部分市民看见厕所刚安装的置物架很方便,就将其掰回自己家里用。“这种行为增加了公厕的管理难度,希望市民都要爱护公物,养成好习惯。”市环卫处负责人说。在此次整改过程中,环卫处工作人员发现,很多水龙头也被人为损坏,少数市民没有养成关水龙头的习惯,部分卖菜的市民甚至将整担菜担到公厕清洗,希望市民改掉不良习惯,积极争做文明市民。
新闻推荐
7月2日至9日,市纪委监察局对全市首届“十佳纪检监察干部”拟表彰对象进行了公示。根据表彰工作需要,经研究,提出1名补充人选,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7月16日00:00至7月20日00:00。在此期间,如对公示人选...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