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记者站 游青
9月6日,送走又一批前来考察的客商后,华金润集团董事长赵贵海和同事回到会议室,研究和讨论公司当前和今后一时期的发展情况。
赵贵海今年33岁,是一名80后“创二代”。2014年6月,华金润(原名华之润)入驻华蓥市。一年时间,公司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实现产值32.2亿元,生产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畅销东南亚、南美、非洲、中东等地,华金润也成为川东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
“未来几年,我们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华金润\’。”望着会议室的同事,年轻的赵贵海坚定地说道。
23岁,创办自己的第一家企业
1982年,赵贵海出生在广东一个普通的潮州生意人家庭。他的祖辈和父辈早年就南下东南亚经商,涉及食品、渔业、农副产品贸易、电子产品、船舶制造等领域。经过历年发展,赵贵海家族的生意遍及香港和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潮汕人普遍重商,加上长辈们的影响,赵贵海20岁时就“出道”,担任了家族企业香港驻深圳的业务代表。从最底层的业务员做起,经过两年的磨炼,赵贵海成为该企业的总经理助理。
2005年,在家族的支持下,23岁的赵贵海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希凯电子。最初,希凯电子主要经营DVD。由于生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赵贵海很快调整公司发展方向,改为经营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讯产品的软硬件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很快,公司走上正轨。通过近10年的打拼,赵贵海成为13家手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实际控股人。
2014年4月,赵贵海对控股的所有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成立华金润集团,并担任董事长。
32岁,从广东千里入川
今年5月,总投资10亿元的华金润信息技术产业园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工程包括厂房、研发中心、行政办公楼、员工宿舍和商住配套设施。
赵贵海计划,未来3至5年将在华蓥投资30亿元,将他在珠三角的完整手机平板电脑产业链迁至华蓥,争取华金润早日在创业板上市,实现产值100亿元,成为“百亿企业”。
为什么会将自己辛苦创办的企业迁入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四川华蓥?
在赵贵海不多的言语中,他讲得最多的就是对邓小平的感激和在广安(华蓥)投资所拥有的政策优势。事实上,随着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已成大趋势,赵贵海早就考虑到中西部地区投资。
2014年,在华蓥市相关负责人和招商部门的努力下,赵贵海决定前往从未去过的四川省华蓥市考察。当时,被列入考察名单的还有江西、湖南、河南等地。最终,经过研究,赵贵海选择了华蓥。
当年,华金润集团自主研发的手机、平板电脑在华蓥下线,并销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通过一系列实业化投资和发展,华金润逐渐成为四川省颇具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企业,并拥有生产、贸易、实业投资等11家子公司,员工达1200余人。
“小平同志改变了深圳,我的父辈在深圳实现了理想。我期待,广安成为我的‘深圳\’。”赵贵海说。
未来,让华金润世界知名
2014年10月23日,第15届西博会在成都举办。在华蓥市精心布置的230平方米展厅内,华金润集团等电子信息企业研发生产的“三防”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产品,受到海内外客商关注。
今年6月,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专程前往华蓥市调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当得知华金润集团与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研发无线远距离充电技术和“智云”教育手机时,王东明还勉励华金润将产品做好,解决边远落后地区教育资源不足、不优等问题。
随着华金润逐渐成为四川省内的知名企业,每天从各地前来学习考察的党政代表团和企业也越来越多。河南省一位企业家在实地了解华金润后感慨地说,华金润集团的决策者能够下决心,将企业从沿海地区搬到川东地区的一个县级市,而且还能做大做强,真是不简单。
按照华蓥市的规划,到2017年,该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将突破300亿元,建成“川东最大、全省靠前、全国知名”的电子信息产业园。作为华蓥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负责人,赵贵海同样有着雄心壮志:经过数年时间的努力,力争让“华金润”走向全世界。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13日,居住在广安城南朝阳大道一段莲塘街的83岁老人朱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伤,经过1个多月的住院治疗,用了3.9万余元的医药费,康复出院。朱某出院时称,“如果不是交警一大队民警破案,可能我就...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