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京
近一个月来,前锋区代市镇龙王村村民罗老芬一直沉浸在幸福里——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给她和女儿带来了致富希望,更重要的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尤其是帮扶干部的关爱,让她感受到了贴心的温暖。
这事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两年前,52岁的罗老芬的丈夫病逝了,丢下一个贫困的家庭和两个未成年的女儿。生活的重担落在了罗老芬的肩上。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家庭的不幸接踵而来。小女儿惠惠被检查出患了一级脑残,已经10岁却只有4岁孩子的身高和智力。而罗老芬自己也不知何时患上了骨质增生,加之多年来的肾结石和尿路结石基本上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窘迫的生活,致使已经考上高中的大女儿不得不辍学去打工。
“我最大的希望是小女儿能如愿上学。”罗老芬无以面对亏欠太多的大女儿,只能盼望小女儿惠惠能够走上学堂。
今年8月底,前锋区工商局干部雷春琼来到龙王村担任“第一书记”。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洪富告诉她,村里最贫困、情况最特殊的就属罗老芬家了。为此,雷春琼顾不上烈日酷暑,赓即赶到罗老芬家。
一户两层农家院前的院坝里,坐着一个正在独自玩耍的小女孩,她穿着整洁却目光呆滞。这是雷春琼第一次见到小惠惠。
凭着曾在医院工作的经验,雷春琼初步判断,这应该就是罗老芬患病的小女儿。
看到村支书张洪富陪同“第一书记”雷春琼走进自家的院坝,罗老芬连忙热情地迎了上来。坐在罗老芬家的院坝里,雷春琼说明了来意:“我们是专程来和你摆龙门阵”的,了解一下你家里的具体困难。”
“我家没有主要劳力,也没有其他经济收入,我有病需要治疗,已经10岁的小女儿也患了病无钱医治、没钱上学……”看到一个陌生人这样关心自己,罗老芬多年来的苦楚一股脑儿倾泄出来。
听到这些,雷春琼感到一阵心酸。“一定要为这个家庭做点什么。”她暗下决心,要全力以赴帮助罗老芬走出困境。
回到前锋区工商局,雷春琼立即将这一情况向局领导作了汇报:马上要开学了,当务之急是尽快帮小惠惠解决入学问题。
“罗老芬的事就是我们工商局自家的事,一定要努力解决好。”局领导全力支持。
接下来几天,雷春琼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解决小惠惠的入学问题上。残联、学校,她挨个打电话联系,农村学校条件不够,就跟城里有条件的学校联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经过多方打听,广安实验小学接纳了小惠惠。9月7日,小惠惠如愿以偿地坐在了教室里。
孩子在城里上学,每月生活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这样一个偏远农村的贫困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必须尽快为罗老芬联系一份工作。”想到这里,雷春琼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没有文化,又已54岁;没有住房,周末还要照顾女儿;不仅要提供工作岗位,还要包吃包住——要给罗老芬找一份工作还真不容易。
雷春琼联系了多家用工单位,都没找到中意的工作:给人家当保姆,周末无法照顾女儿;在餐馆洗碗,又不包住宿;去中天化工做销售,又没时间接女儿……20多天里,雷春琼一直马不停蹄地奔走在找工作的“旅途”上。
正当雷春琼为难时,她想到了位于护安镇的鞭炮厂。广安市克立烟花爆竹有限公司的李经理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表示大力支持:“搞企业也要尽一份社会责任。”
这样一来,罗老芬不仅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得到公司的大力帮助和优厚待遇;公司不仅让她住进了单身宿舍,还同意她在周末把小惠惠接来住,同享天伦之乐。
周末到了,小惠惠来到母亲身边。罗老芬的同事十分同情和喜爱小惠惠,给她送来好吃的水果、漂亮的衣服,还不时地嘘寒问暖。
看着罗老芬一家其乐融融,雷春琼的心轻松了许多。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忠报苏冕广安区记者站张国盛)“以前在我们镇卫生院不能看的病,现在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再也不用跑城里的大医院看病了!”近日,白市镇鞠坪村村民李成浩在白市镇卫生院看病后说。李成浩在家门前...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