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戈
“全市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政协事业发展,把政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支持政协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中共广安市委相关负责人在近日召开的市委政协工作会上提出要求。
近年来,中共广安市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高度重视、政府大力支持、政协努力工作、各方积极配合,共同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良好格局,协商民主之花在广安这片热土上美丽绽放。
领导到位 政协工作“硬”起来
“中共广安市委常委会每年做到专题听取政协党组工作汇报两次以上,平时遇到政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委都研究解决。”谈到市委对政协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市政协主要负责人如是说道。
近年来,中共广安市委切实把政协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总体布局,做到“三纳入三同步三亲自”,即把政协工作纳入市委工作目标、总体布局,纳入市委年度工作计划、重要议事议程,纳入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对政协的重要工作、会议、活动做到与市委中心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政协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导。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纪委、人大、政协监督协作配合制度》等文件,建立市“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定期工作碰头会和党政领导分工联系政协等制度;坚持“三在前”、“三在先”协商机制,对关系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全部交由政协协商,保证决策科学民主。政治上的高度重视,制度上的健全完善,为政协履职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使全市政协工作环境由“软要求”变为“硬约束”。
信任到位 政协工作“强”起来
“政协具有联系广泛、人才荟萃、位置超脱的优势,工作上,我们充分信任政协,将大事、难事交由政协去办,有力地促进了广安经济社会快节奏、高速度、超常规发展。”这是中共广安市委主要负责人在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讲的一番话。的确,工作上的充分信任,使“党政点题、政协破题”成为一种机制。
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年,中共广安市委将“凝聚各方力量参与纪念活动,支持广安发展”的重大任务交给了市政协。市政协广泛动员和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饮水思源、感恩小平,以实际行动促进广安跨越发展。特别在“感恩小平·共建广安”活动中,市政协和市工商联一道,远赴北京、昆明、广州、深圳等地,加强乡友联谊,积极动员企业家、乡友为广安民生公益项目累计捐资1.18亿元,联络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组织会员代表在协兴镇捐建“感恩堂义诊室”,使3800多名村民实现了免费看病用药的愿望。
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是广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中共广安市委要求市政协“发挥一切作用,促进广渝合作”。市政协将提案作为促进川渝合作(广安片区)的重要抓手,配合民盟四川省委向省政协提出“关于发挥成渝经济区作用,全面推进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的提案,推动省政府13个部门明确了对广安发展的支持措施。此后,市政协持续发力,促成民盟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的提案。国家发改委专程到广安、重庆调研,协调相关事宜,为推进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增添了动力。
为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园区体制改革,受中共广安市委委托,市政协通过调研提出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并出台园区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推动园区健康快速发展。
关心到位 政协工作“活”起来
为使政协高效履职,中共广安市委不断改善政协工作条件,全力做好协调服务保障,为政协履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大力支持市政协及全市6个区市县政协成立委员联络机构,为做好委员联络服务与管理、发挥委员作用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积极推进委员培训工作常态化,每年由市委党校专题培训全市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100名。重视加强政协机关队伍建设,把政协干部的培养、选拔、交流和使用纳入组织人事工作总体规划。
2012年换届以来,市政协机关先后提拔县级干部11名,其中1名科级干部提拔交流到市级部门工作。支持政协建立完善《调查研究工作制度》、《视察工作制度》、《提案工作条例》、《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暂行办法》、《优秀提案评选表彰办法》等制度,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力推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莉华“住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新房子,过上好日子,还有城里人给我们演节目,巴适得很。”11月26日,前锋区欢乐农家大赛在观阁镇举行,86岁的关淑英在观看节目时笑得合不拢嘴。欢乐农家大赛带给群...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