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广安新闻 > 正文

打牢农业基础促增收

来源:广安日报 2015-12-07 03:4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杨雪莲

12月2日,记者来到广安区兴平镇丁坝村,只见田成方、土成形、路相连、渠成网,一块块规整的土地种满了果树苗。而几个月前,这里多数土地长年荒废,杂草丛生。

巨变源于广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今年9月,广安市启动新一年度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目前,全市各地高标准农田规划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打牢基础抓建设

丁坝村是今年广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重点规划区,今年9月该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启动建设以来,建设项目现场每天都有数十台挖掘机同时作业,经过多方努力,该村土地调形工程早已结束,村民已在规整的地里栽植了血橙。目前,项目区的生产便道和蓄水池仍在紧张建设中。

丁坝村党支部书记龙汉均告诉记者,该村共1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900余亩,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全村,调形土地面积达8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能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打牢农业基础,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市农业局土肥站农艺师叶飞说。

与丁坝村一样,龙孔村也纳入了广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记者乘车沿着村级公路来到龙孔村,该村的土地调形也已结束,村级道路两旁的撂荒地全部变成规整的血橙基地,拓宽了老百姓的增收致富路。

据了解,去年至今年9月,广安市围绕地方优势产业,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1.45万亩,修建排灌渠317.82公里,田土调形7.4万亩,修建蓄水池163口,修筑田土埂1300公里,修建生产道218公里,整治机耕路33.2公里等,提高了农田的防洪、抗旱、调蓄、节水能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群众减负促增收

“再多装几个,反正是用车子拉起走,方便又快捷。”当天上午10时,在广安区崇望乡自力村农产品生产基地,百顺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发富与工人正在大棚内采收白菜,工人们麻利地摘下白菜,再快速搬到停靠在生产便道上的电动三轮车里。“我每天上午都要去给客人送菜,基地交通便利,又有生产便道,大货车和电动三轮车都能用。”李发富说。

李发富的蔬菜基地正是2014年广安区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项目。2014年9月,他得知崇望乡自力村成为该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地,土地调形面积共5000亩,一直从事蔬菜生意的他便邀约6个业主来到自力村,流转土地,种植蔬菜。

“我们进场时,土地整形、生产便道和蓄水池都建好了,只管搭棚种菜了。”李发富说,基地设施完善,耕地、栽植、管护和收割蔬菜都非常方便,机械化作业为他们节省了人力和财力,成本减少了,收入提高了。“我今年已经种植了上、下两季蔬菜,实现收入近300万元。”李发富说。

“整理后的高标准农田,田土规整、设施完善,不仅老百姓种地更加方便,粮食产量高了,流转出去的土地还能增加收入。”长期在自力村农产品生产基地务工的村民老李说,他今年在基地务工收入至少上万元。

广安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只是全市建设情况的一个缩影,如今在广安市越来越多的农民感受到了建设高标准农田带来的实惠。

新闻推荐

市食安办召开“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研讨会

本报讯“全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立法研讨工作会即将在广安市召开,近日,市食安办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市人大、市政协、市法制办等相关工作人员到会积极建言献策。据了解,“四川省食品...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打牢农业基础促增收)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