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忠华 周通清 广安区记者站 廖小兵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一个被誉为“江南古镇的封面”的美丽城市;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的家乡。中央“东西部协作”的重大决策,将这两个千里之隔的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确保在全域贫困县脱贫后早日实现全面小康,今年5月,广安市积极与浙江省湖州市对接,湖州市南浔区与广安区结成了帮扶对子。
3个多月过去了,南浔区帮扶成效如何?广安区老百姓得到了怎样的实惠?
枳壳,作为广安区龙台镇玉城村新兴发展的中药材产业,承载着当地百姓的致富梦。半个月前,该村1000余亩枳壳迎来丰收。
“在去年的基础上增产3倍,大约有40吨左右。”玉城村党支部书记唐良春告诉记者。
产业有了,如何提质扩面,畅通销路,形成集聚效应,实现稳定增收,成为当地村民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同样,急着想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有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派往广安区挂职的副区长秦胜。到任不到3个月,秦胜连续9次来到该基地,希望通过大力发展中药材枳壳种植,带领该村百姓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脱贫道路。
秦胜坦言,东西部扶贫协作不在于带来多少资金,重点是要通过协作帮扶促进产业发展,变“输血”为“造血”。像这样的项目,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资金帮扶下,采取‘公司+基地+专合社\’的模式,通过扩大种植规模、改善基础设施、强化技术指导、搭建订单销售等措施,提高产量和品质,形成品质优、效益高且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产业基地。待产业形成后,能带来持续效益,激活当地自我“造血”功能,带动周边贫困户持续增收,促进实现长效稳定的脱贫。
玉城村村民唐贤润对南浔区的帮助充满感激:“我们的销路不愁了,今年收入有望翻番。”
据秦胜介绍,通过现场调研、开展产业发展座谈会,广安区承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项目表7月出炉。从2018年—2020年,南浔区将从产业扶持、人才支援、劳务协作等方面对广安区进行帮扶,投入资金2.53亿元,涉及乡村旅游、教育、医疗、三产融合等结对帮扶项目22个。仅2018年,将完成龙安柚三产融合扶贫基地、消河—龙台片区中药材扶贫基地等6个项目,可直接带动1100名贫困人口脱贫。
编制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三年规划的过程中,广安区牢牢抓住“项目的可行性”“增收的精准性”“发展的持续性”这3个原则,重点突出对帮扶项目与当地贫困户增收之间利益联结机制的把关,规划了9个产业性扶贫协作农业项目,每个都能够通过流转土地、参与务工、入股分红、订单销售等方式给老百姓带来直接收入,预计可带动1800余名建档立卡人口增收脱贫。
为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在进行产业产业性扶贫协作的同时,该区还注重智力扶贫。8月20日,广安区2018年第一期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在恒升镇开班。此次培训是东西部协作扶贫的重点工作之一,由南浔区提供扶贫资金,广安区人社局组织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开展创业培训。培训为期7天,共有18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参加,培训对象为在贫困村具有创业实力和能力、有意愿履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社会责任的经济能人。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和学员创业实践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围绕扶贫形势与政策、经营管理、产业技术三大板块,采取案例教学和经验交流等形式进行培训,提高致富带头人责任意识和创业能力,更好发挥引领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实现脱贫的作用。
“像这样的培训,我们还会经常搞。”秦胜告诉记者,广安区还将对接实施“农村致富带头人”对口帮扶项目,3年将选派现代农业园区、北部片区、贫困村干部、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种养殖业能手等致富带头人100人以上赴南浔区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体验,提高致富技能。
新闻推荐
告别愉快的暑假,从放松闲适的假期模式切换到节奏紧张的上学模式,不少中小学生会产生不适应甚至焦虑心理,这就是所谓的“开学...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