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莉华 文/图
为迎接5月18日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5月16日上午,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教育和体育局在邓小平图书馆报告厅主办了广安市首届民间收藏品免费鉴赏活动,市文物管理所、市博物馆等单位承办了本次活动。四川省文物局文物鉴定组专家免费为广安市50余名收藏爱好者的200余件藏品,逐一进行了“把脉”。
活动当天,收藏爱好者们早早来到现场领取号牌,排队等候,他们带来的藏品多种多样,有报纸包着的瓷碗瓷盏、毛毯裹着的瓷瓶,还有用行李箱拖来的大件瓷盘等等。
“我今天带来的是一个青花笔筒。”市民蔡先生怀中抱着一个长约30厘米的青花笔筒,造型精美,釉色温润。“这个笔筒产于康熙年间,工艺不错,且保存完整,十分难得。”文物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个笔筒很有收藏价值。
专程赶来“鉴宝”的谭女士小心翼翼地从行李箱中拿出两件瓷器,尽管这两件瓷器具有釉色相互交融而产生的颜色不一的窑变特征,但还是被专家认定为是仿品,收藏价值大打折扣。
“这种免费鉴定活动,不仅可以向市民普及文物知识,还能满足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促进更多群众与历史文化艺术同行。”市博物馆馆长唐云梅告诉记者,近年来,广安市民间收藏蓬勃兴起,不仅丰富了市民们的文化生活,也有利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大家对藏品鉴赏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提升广大市民的收藏知识和鉴赏水平,让更多收藏爱好者端正收藏心态、正确地认识藏品,市博物馆特意在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前,邀请四川省文物局文物鉴定组的三位专家来到广安,为广安市藏友收藏的陶瓷器、玉器、金属器、书画、杂项等各类藏品进行现场免费鉴定。
在评定真伪的同时,各位专家还为藏友们讲授了很多鉴定专业知识,并现场解答了观众提出的民间收藏政策方面的疑问,令在场的每位藏友收获颇丰。此次活动深受广大市民和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与欢迎,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从刚才的鉴定情况来看,广安的收藏爱好者带来的‘宝贝’假多于真,也没有特别有价值的藏品出现。”文物鉴定组专家甘晓告诉记者,这可能跟当天来的资深收藏者不多有关。在鉴定过程中,他还发现大部分“宝贝”都是通过多种渠道购买回来收藏的,而本地祖传下来的“宝贝”则为数不多。
“搞收藏不能仅追求经济价值,收藏的本质是对历史与艺术文化的传承。只有认清了这个问题,才能做好收藏,才能将藏品所承载的信息更好地传递给后人。”文物鉴定组专家袁愈高告诫广大藏友,只有善于学习和获取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多观摩多思考,才能对藏品形成客观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此外,为迎接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发挥博物馆服务公众的功能,5月17日,市博物馆还在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开展了广安历史文物知识讲座,向广大师生宣传文博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他们更好地感知历史、热爱文化。
新闻推荐
四川省首个“一体化、智能化”办案管理中心建成5月13日,笔者在广安市公安局广安区公安分局办案管理中心看到,规范化、标准...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