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记者站 刘华 本报记者 陈玲
4月2日早上7点30分,前锋区大佛寺街道红辉社区居民刘朝平吃完早餐,就急急忙忙地来到三墩坎烈士墓,扫地、除草、擦拭墓碑,为即将到来的清明节祭祀做准备。
“最近每天都会有人来祭奠,我得早点来打扫,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一个干干净净的烈士墓。”刘朝平说。
三墩坎烈士墓是修建襄渝铁路铜王至望江段的8716部队为安葬牺牲烈士而修建,始建于1968年,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安葬军人18名。近年来,该烈士墓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缅怀烈士,开展爱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今年是刘朝平成为三墩坎烈士墓扫墓人的第4年,自从2017年3月开始,刘朝平接手这份工作后,每天都重复做着清扫、除草、擦拭墓碑、修建周边树枝,早晚巡视等工作。
“在别人眼里,这份工作看起来很单调,但是在我看来十分有意义。”刘朝平说,在为烈士墓扫墓的三年多时间里,她从一个以前每年都会来祭奠的参与者,变成为每一位祭奠者服务的人。
2019年清明节,一批退伍军人来三墩坎烈士墓扫墓,他们通过诗歌、颂文等方式详细地讲述了当年修建襄渝铁路的一些故事,让刘朝平深受感动,志愿当起了墓地宣传员。
“原来我还不能很深刻地感受到这些烈士有多么伟大,但听了他们的事迹后,我才清楚,能生活在这美好的时代,是许许多多英烈付出生命的结果。”自此,刘朝平从一个“守墓人”,变成了革命历史的守护者、革命精神的宣传员。
每到清明节、建军节、国庆节,总会有很多人前来祭拜,刘朝平就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讲述着18名烈士背后的故事。她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让每一位前来祭奠的人记住这些为新中国建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传承无私奉献的精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芮)在4月1日举行的邮青贷·创未来——“银团合作”助力青创企业复工达产推介会上,中国邮储银行广安分行向共青...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