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苏安静文/图
他们远离家乡,用辛劳与汗水构建城市繁华的同时,却有病不敢看医生,健康缺乏保障……
有病靠拖的人群
“小病拖一拖,大病扛一扛,实在不行上药房。”
“奔小康,只要生病住院全部泡汤。”
这是流传在一些农民工中的口头禅,也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切身感受。
农民工古某某,来自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镇。1998年,他从农村来到攀枝花。
起初,他在市某建筑公司工地上打工。2006年4月,他又转行到市某保洁公司负责炳草岗某段人行道清扫工作。
不久前,他发现自己身体不舒服,到市中心医院检查,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和肾结石病。老古其实只有45岁,但看上去却像60几岁。
他说自己早就感觉身体不舒服,但是因家中有娃儿上大学,自己挣钱又不多,一直舍不得花钱做检查。“我出来打工11年,从来没有做过体检,要不是这次人不舒服,我可能还不晓得自己生了病。”
他告诉记者,医生叮嘱他一定要按时吃药。但他很无奈。“每个月只有700多块钱的收入,哪里撑得起每天十几块钱的药费开销?我是家里的顶梁柱,老的小的都在等着吃饭哩。病了只能这样拖着,活儿还得继续干。不干,家庭没法支撑。”
兰菊英,个体水果摊贩,重庆市合川县尖山乡大石山村民。2002年来攀。
她每天挑着水果在市区街道卖水果,一天用在生活上的费用却不到10块钱,早、中餐一碗米线,晚上一碗快餐盒饭,经常日晒雨淋。
“头痛脑热是家常便饭,实在吃不消了,上药店买点药熬过去就算了,哪舍得花那么多钱看病?”她说。
东区弄弄坪中路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有一处农民工工棚。其工棚是农民工用铁皮、油毡搭建起来的。每间一般住三四人。棚屋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不挡寒。但这就是一些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家。
住在这工棚里面的一位师傅说:“在外打工干活,劳累一天,只求有地方躺下,顾不上什么条件了。”
不参加医保的困惑
12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渡口桥南的东区劳动力市场。
一位在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每天这里都有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招聘人员,虽然劳务市场简单了点,但简单的程序让农民工们觉得可以接受。
在劳务市场大门口,记者看到市某餐饮店正在招收厨工和服务员,记者便走了过去。
“我们那里的条件好,就是没有医疗保险,也不签合同,你能接受吗?”招聘人员说。
“不投保险没关系,只要钱给得合适,工资按时发就行。”农民工邓某答。
记者问邓某:“你应聘咋不谈医保呢?”
“能招聘上就不错了,没听说还上医保。”邓某回答。
“一般都没有上保险。”招聘人员补充道。
记者问那招工人员:“你们单位招人咋不上医保?”
“时间长的上保险,时间短的不给上;干得好的,也可以上医保。”
那招聘人员悄悄告诉记者:“现在的农民工很聪明,有的干几天就走了,给他上啥保险哟。”
2日上午,记者又在市区一些酒店里了解到,一些打工的服务员工资水平一般都只有五六百元,而且除此之外基本没有其他方面的保障。很多农民工不知道有医疗保险。在社会保险中,他们知道得最多的是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
一些农民工说,要是因为要求上保险而被老板炒了,那损失才大呢。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农民工本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往往估计过高,觉得自己年轻力壮、没病没灾,根本没有必要参加医保,不如给钱来得实惠。
他们认为,他们工作流动性大,办保险还不如每月多发工资实惠。况且企业老板对此更不热心,为农民工办医疗保险,意味着成本要增加,农民工的低成本优势就打折扣了。许多个私企业长期以来把压低农民工工资作为降低企业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手段。
一位关注农民工生存状况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农民工工作环境差,尤其从事建筑和餐饮行业的大部分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在8至10小时,有的长达12个小时甚至更长。他们长期处于慢性疲劳状态,劳累的工作导致农民工易患心血管疾病和肝、胆、肾结石、高血压等疾病。农民工受生活条件所限,经常在大排档吃饭,不洁饮食,让他们成了肝病感染的高危人群。
十九冶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冯大钧说,医疗费用的高低,是决定农民工是否就诊、怎样就诊的主要因素。大多数农民工没有最基本的医疗保障,看病全靠自己掏腰包,这意味着他们一旦生病,就将被一点点地掏空腰包。没有医疗保障,更加剧了农民工“小病不愿治,大病不敢治”的状况。
他说,除了因为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农民工知晓率低外,更多的原因是用人单位一般能省则省,不舍得掏钱为农民工上医保。在当今这种就业形势下,有的农民工即使知道自己有这项权利,一般也会为了保住工作,不敢进行主张。
“就这样,很多像老邓一样的农民工在没有任何文字合同的保护下,开始了陌生而艰难的城市打工生涯。陷入要‘饭碗\’还是要保障的困局。”一关注农民工问题的业内人士说。
如何填补这“空白”
在农民工多数不清楚自己有这项权利的背后,是明显偏低的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
据市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市有农民工总量约13万余人。截至2009年11月底,全市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数为3.2万余人,参加医保的农民工相对农民工总人数仍占不到20%。这说明绝大多数农民工生了病依然没有保障。
如何真正让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保待遇,如何根据农民工的就业方式特点,制定出符合农民工利益的社会保险政策,真正解决农民工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呢?
市医保管理部门相关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的主要障碍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户籍障碍。过去参加社会保险的对象多是城镇职工。第二,执法障碍。对不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部门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加以纠正。第三,管理障碍。管理手段跟不上,网络体系不健全,一些管理方法亟待改进等等。
也有知情人认为,社会保险基金没有实现更大范围的区域统筹,与农民工跨省流动就业存在矛盾,加上城镇保险不能和农村保险实现有效对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参保。此外,医疗保险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在异地就诊手续繁琐,非常不便。
一些关注农民工生存状态的人士认为,农民工和其他城镇职工一样,在用人单位参加工作,就与其形成了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这一权利义务关系应用劳动合同形式固定下来,双方共同遵守。依法参加医疗保险是劳动合同中重要条款之一,也是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农民工应享受的权利之一。
他们讲,农民工离开农村后既不能有效利用农村合作医疗,又缺乏城市的医疗保障。目前农民工一旦得了大病,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倾家荡产,二是等待死亡。社会保障是劳动者依法应该享受的权利,城市人群所享受的社会保障,农民工也理当享受到,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歧视,促进社会和谐。为农民工建立起应有的社会保障,可以加速剩余农村劳动力从农到工、从乡到城的转变,从而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他们告诉记者,目前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霸王合同”、“生死合同”的现象比较普遍,不让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行为比比皆是。所以,要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的问题,政府应加强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监管,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按合同和国家法规,履行出资办理医疗保险的义务。
新闻推荐
8月5日,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罗渡场镇沿江被困群众乘船紧急转移。当日,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紧急通告,预计渠江洪峰将在6日通过罗渡场镇段,洪峰水位224.3米左右,超警戒水位5.3米左右。...
岳池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岳池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