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 武
今年以来,雁江区残疾人联合会切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稳步推进狠抓落实,创新载体拓宽领域,创新工作方法深化“量服”,在2014年雁江区人大残疾人工作调研中获得好评。
稳步推进、狠抓落实,全面完成重度残疾人护理费用补贴发放工作
重度残疾人护理费用补贴发放工作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的19件民生实事之一。雁江区残联采取多种形式落实到位。
明确目标。确定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应补尽补”的工作目标,对残疾人调查摸底。
广泛宣传。通过广播、宣传栏、大会、小会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让护理费用补贴政策家喻户晓。
规范程序。将该项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办事处)的目标考核,以两办名义出台《雁江区重度残疾人护理费用补贴发放办法(试行)》,严格程序,加强监督。
稳步推进。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和业务培训会,将工作要求传达到位。共计审核申报资料25000余份,为雁江区7548名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费用补贴共计570.41万元。
创新载体、拓宽领域,积极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
进一步壮大扶残助残志愿者队伍。建立区、乡镇、村(社区)“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助残志愿者队伍达4000余人。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制作并下发200余本《雁江区镇、村(社区)志愿助残工作手册》、服务指南,明确志愿助残工作相关流程、制度。同时印制《中国助残志愿者证》,为每名志愿者建立档案。
大力举办志愿者培训。整合资源,先后举办残疾预防及康复知识讲座、手语培训会,推荐参加摄影技能培训、社会工作者培训,大力提高了助残志愿者的业务能力和沟通、接待能力。
宣传引导,浓厚助残氛围。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等活动,上街宣传涉残惠民政策及法律法规。
试点提升,拓展服务内容。选定中和镇等五个示范乡镇,采取“先行试点、全面铺开”的思路,以点带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拍摄幸福“全家福”为残疾人送去新春的祝福;残疾人婚介服务让单身残疾朋友敢于走向社会、寻找知音;结合“阳光助残”活动与共青团雁江区委通力合作,倾情打造“阳光小屋”,组织汽车职业技术学校助残志愿者定期为全区残疾青少年提供面对面帮扶,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
截至目前,雁江区志愿者为残疾人上门开展助耕、助收、义诊、助学等各类服务12362人次,工作小时达36023小时,走访慰问4000余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发放慰问金、慰问品折合60余万元,捐赠铅笔、文具盒100套,发放辅助用具400余件、宣传资料8800余份、农业技术手册50本、尿素30袋。
创新“四个三”工作法,进一步深化“量服”
2014年是“量服”工作全面深化年,雁江区残联及时分解任务,创新工作思路,创新“三审、三提、三扣、三示范村”的“四个三”工作法,全面开展“量服”工作。
深入细致做好“量服”各环节工作。在“量服”培训及“回头看”期间全面开展区、镇、村三级培训,累计培训基层残疾人工作者2000余人次。采取分组督查的方式做实了4000名残疾人的网上督查和360名残疾人的现场督查。强化监督体系,在雁江区528个村(社区)建立“三公开一公示”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平台在线、实时查看、入户督查、定期通报的组织监督体系,全方位提高了“量服”工作质量。做好专项调查工作。目前,共为50215名残疾人提供“量服”服务,服务项次241390项,人均服务项次6.75项,为争创省级“量服”示范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水厂一角。■本报记者蒲敏实习生李玉坤何柳“我们中和中学有师生1700多人,在新水厂投用前的七八年时间里,为了保证师生安全用水,每年都要花上万元去老乡那里买水吃。”10月14日,中和中学...
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