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区财政局扶贫干部在柑橘地里与村民谈发展。■ 本报记者 陈元根
明月高照,大地生辉。
因遂资眉高速公路建设拆迁赔偿,雁江区中和镇明月村50户村民在高速公路中和收费站旁建新村聚居点集中居住,并发展水产养殖近百亩,鱼塘与民居相映衬,美不胜收。然而,千百年来的传统种植,让该村难以摆脱“穷”字。
今年,雁江区财政局受命对口帮扶明月村,多措并举抓发展,打响了一场扶贫攻坚战。
培养后备干部
区财政局向组织部门推荐有驻村经验、能力较强的局外债股股长潘清山到明月村任第一书记。
针对村班子成员年龄老化的问题,潘清山有意识地锻炼培养后备干部。他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委任年轻有为的党员肖宇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给予肖宇锻炼成长机会,为换届选举打下基础。将27岁回乡创业人员尹蛟、在家务农的刘登明纳入青年骨干农民递进培养计划,尹蛟作为青年建党积极分子进行重点培养,将刘登明推荐到欧阳潜柑橘专业合作社(欧氏农场)培养成技术骨干。
示范引领发展产业
目前,明月村有杨老九植保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0亩,其精品果场种植流程,全部按照省农科院确定的标准实施,仅2年半时间,柑橘长势良好,为全村柑橘种植起到示范作用。对此,区财政局邀请合作社理事长为村民讲解精品柑橘种植技术,并介绍10名青年农民到合作社务工,提升种植技能。
同时,引进欧氏农场落户该村,流转土地500亩种植柑橘。通过村民会议、实地参观,引领村民学习先进柑橘种植技术。组织成立明月村鸡鸣山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流转土地700余亩种植柑橘。
探索“3+1”扶贫模式
针对年老多病、没技术、没项目的困难扶持对象,区财政局创新探索了“3+1”扶贫攻坚综合实施方案,即:成立一个以特殊***对象为主要成员的柑橘专业合作社,参与方为村集体方、技术服务方、社会力量方、特殊***对象方,集中前三方力量帮助***对象,简称“3+1”专业合作社扶贫模式。
村集体方投入适当的扶贫资金和扶贫周转金作为村集体的股本金,由村集体作为专业合作社的主导方;引入成熟的技术服务方,给予适当的技术股份;引入社会资金参与专业合作社发展;特殊***对象将其土地和支持其发展生产的扶贫资金集中起来,作为股本金入股。
雁江区财政局长罗安表示,“3+1” 专业合作社扶贫模式既能解决特殊***对象无劳动力、无技术的难题,找到了收入来源;又让村集体发挥了主导作用,并有一部分稳定的收入来源;通过村集体对外购买公共技术的方式,引入技术投入方,通过制定目标责任,使技术扶贫方劳有所得,并长期稳定坚持下去。同时,让扶贫周转金也可以找到一个可支持点,使资金偿还来源稳定,让***对象早日脱贫,让明月村的明天更美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运龙涛)3月30日至31日,雁江区召开2016年农村工作会议,总结2015年农村工作,部署2016年农村工作。会议组织全体参会人员到保和镇明星村、中和镇明月村、丹山镇川中莲藕基地等农业农村...
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