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阳 岳池记者站 肖勇 罗武林
交通不便,农业出产基础单薄,人均年纯收入不到5000元……这是烂洞坝村曾经的写照。然而,该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倾情帮扶下,这里变了模样。如今,宽敞整洁的水泥路环绕农家院落,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田间莲花朵朵绽放,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部门联手帮扶 制定发展大计
“虽然离场镇很紧,但是买肥料、卖农副产品只能靠独轮车。遇上下雨天,东西运不出去,种的蔬菜、摘的水果只能烂掉。”现年80多岁的村民伍中堂一提到以前的光景直摇头。
尽管位于石垭镇中部,距离场镇仅1公里的地理优势,但烂洞坝村在今年以前,1、8、9组无组级公路,5、6、7组仅有1条泥结碎石路,交通条件极为落后。
落后的面貌时刻牵动着上级部门的心。今年2月3日,对于烂洞坝村村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市科协、县委县政府、爱众集团、岳池港华燃气等单位,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群众家中。
访民情、听民声、知民意、晓民需,帮扶单位工作人员一家一家地走访,和群众促膝谈心。田间地头留下了他们的脚印,农家院里传来了欢乐的笑声。
“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导产业,依托玉屏湖旅游风景区发展休闲、娱乐、农家乐等旅游产业。”扶贫不是走过场,而是深入基层办实事,解决具体问题,让老百姓致富增收才是根本。在帮扶单位的帮助和引导下,全村的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集中在村活动室,确立了发展大计。
很快,新建产业大道、维修渠道、整治山平塘、新修蓄水池等工作逐步展开,烂洞坝村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发展产业致富 享受幸福生活
烂洞坝村5、6、7组的泥结碎石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1、8、9组组级公路路基工程竣工……通过大家的努力,短短4个月时间,烂洞坝村已变了模样。
交通完善了,产业也随之延伸。养殖业主苟建国扩大了规模,村民们搞起了花斑肉鸭、鹅、土鸡养殖,新种大豆180亩、香樟树400多亩、莲藕80亩、观光桃花40余亩,一个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的幸福美丽新村雏形初见。
得到实惠最多的,显然是当地村民。60多岁的1组村民徐继林,去年种了15亩地,毛收入只有1.5万元。除去肥料、抽水、收割等费用,纯收入仅有5000多元。今年,他把家里的土地全部流转出去,两老口在金鑫园林公司务工,当起了“新型农民”。
“土地流转收取租金3200余元,两人务工全年可挣17000元,预计全年纯收入将超过两万元。”徐继林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群众收入增加了,生活习惯也悄然发生着改变。“以前是吃了晚饭看会儿电视就上床睡觉,现在每晚7点我都会来到幸福美丽新村,和大家一起跳坝坝舞、健健身。”村民唐军梅告诉记者。
“坝坝舞活动刚在村里开展的时候,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不到半个月时间,许多村民都自发加入到队伍中,享受城里人一样的娱乐方式。”村主任徐玉华坦言,村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村里发展条件的改善密不可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年来,岳池县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工作目标,把加快养老事业发展作为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点,推动社会化养老体系...
岳池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岳池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