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孝东
读了本报7月21日第6版新闻《匿名商人捐55万元修村公路》,被事件当事人的慷慨解囊、不图名誉、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禁不住要为“匿名英雄”点个赞。
一位远在上海的爱心商人,在得知偏僻乡村老百姓太需要发展公路交通的实情之后,毅然捐资55万元,为岳池县石鼓乡石鼓村修建一条长1.1公里、宽4米的水泥路,只强调“一定把地方选准,修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真正能让老百姓受益”,却反复叮嘱不能告之姓名,更不许立碑留名。人们要问:这是什么义举?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不忘桑梓、报效故土的义举。从消息中我们得知,匿名捐资商人是现定居岳池县城的石垭镇人李国魂的姐姐、姐夫。原来他们的根在故土岳池,心系故里广安。如今他们在新时期好政策的激励下经商致富了,有意愿、有实力支助故里的乡村公路交通建设。因此,他们在知悉真实情况后解囊相助,毫不吝惜。这种不忘桑梓、报效故里的举动,实在难能可贵!
这是感恩小平、无私奉献的精神。55万元,对于一个大企业、大财团来讲,无疑是个小数目,但对于一个经商之人来讲,也应该说是赚之不易,大概也需数年的辛劳吧。可他们既不图名,又不图利,毅然捐给一个与其无任何亲缘关系的村修公路。这凭什么?我看其唯一的动机,就是感恩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他们辛勤劳作、经商致富了,现在该为建设伟人故里出力、奉献了。这样知恩图报、心灵高洁的“匿名商人”,太让人敬重了!
时常,我们为不留名、学雷锋、做好事的“无名英雄”所感叹;今天,我们更要为不为名、出巨资、修公路的“匿名英雄”唱赞歌!
新闻推荐
本报讯“哟!老人家,你这么大一群鹅是怎么养出来的呀?真爱人啊!”“依靠河边水草资源,加上科学饲养就成了!”老人乐哈哈地答道。7月21日天刚亮,岳池裕民镇新桥村1组68岁的杨学金和老伴就把鹅群赶到河边放...
岳池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岳池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