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岳池新闻 > 正文

三年脱贫 两年巩固 一年提升

来源:广安日报 2015-08-13 04:47   https://www.yybnet.net/

□岳池记者站 肖勇 张秋林

“‘三年脱贫、两年巩固、一年提升\’,分年度实施到村(社区)到户扶贫脱贫计划,确保全县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万人左右、城市贫困人口1400人左右。到2020年,全县10.69万名农村贫困人口、4058名城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乡乡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便民服务中心,村村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宽带网,户户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让贫困地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日前,岳池县委召开十一届第十七次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新阶段扶贫攻坚工作,审议通过的《中共岳池县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提出了以上目标,涉及住房改善、交通建设、供水保障、电力和信息覆盖、教育事业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文化惠民、科技服务、生态扶贫、新风正气培育十项重点工作,为2017年全县消除绝对贫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奋力夺取脱贫奔康的新胜利指明了方向。

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

现场:8月10日,石垭镇陈家沟村2组,看着自家的新房已修建至主体二层,贫困户陈安琼心里乐开了花:“真是想都不敢想,以后我也能住新房!”

陈安琼的土墙砖瓦房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她依靠扶贫政策扶持(列为扶贫中的农村旧房改造,补助15000元)、村上帮助(组织邻居出工出力)和自筹资金,克服多种困难,在旧房不远处异地选址新建住房,预计本月底前竣工。

目标:全面推进新村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资金安排向贫困村倾斜,坚持“建、改、保”并举,落实“领导牵头、部门包村”责任,分类推进新村建设。对无房户、危房户、因灾害隐患自愿新建并拆除旧房复耕的贫困户,集中新建一批;对老村庄院落不愿意拆除旧房复耕的贫困户,改造一批;对有特色有文化底蕴的村院落,保护完善提升一批,在新村建设中同步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行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机制,以新村建设带动农村全面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加快实施城市危旧房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编制城市危旧房棚户区改造规划,有步骤、分片区推进以北外街、东门外、大西街西段为重点的城市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坚持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向贫困村倾斜,整合使用危房改造、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等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户危房改造,确保贫困户住有所居、住得安全、住得舒适。

加强廉租房建设管理。动态管理城市廉租房,优先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住房保障。实行政府主导、村集体实施,推进农村廉租房建设,为建不起、改不起房的农村无房户、特困户提供住房保障。注重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通过建、改、租、调、购等方式,多渠道提供农村廉租房源。鼓励社会捐资修建农村廉租房。

大力发展增收产业

现场:8月10日,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开发项目玉屏湖景区入口处,景区接待中心修建正如火如荼,挖掘机忙个不停,运渣车进出频繁,工人们顶着烈日进行施工。

作为该县旅游重点项目,玉屏湖景区建设自2013年启动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景区正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今年已全面启动“4A”级乡村旅游景区创建工作。

目标: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紧紧围绕“6+3”发展布局,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现代都市农业、高新技术等9大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多点发力全域推进***,为实现整体脱贫、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新型工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配套优势,突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同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扩大就业促进增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帮助更多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挖掘贫困村优势资源,按照“生态、绿色、安全”要求,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水稻、优质生猪、优质干果、中药材等特色种养产业,加快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发展能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产业项目。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发展乡村旅游业。依托“中国农家乐之源、中国曲艺之乡”名片效应,发挥历史、地域、人文优势,以现代农业园区旅游示范带建设、玉屏湖景区创A等为带动,扶持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镇。支持创建旅游扶贫示范区、特色旅游示范村和民俗旅游达标户,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增收脱贫的富民产业。到2017年,15%的贫困村成为乡村旅游点。到2020年,30%的贫困村成为乡村旅游点。

繁荣商贸流通业。加快环东湖、余家河特色商业中心等新兴商圈建设和培育,健全城乡商贸服务网点和物流配送体系。加快电商产业园建设,推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事业拓展,支持电商企业发展农村网点。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力争实现城乡商业网点线上线下全覆盖。

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劳务培训投入,发挥“中国输变电之乡”的品牌优势,利用白庙职中、岳池职业技术学校、输变电培训中心等培训基地,为具备就业创业条件的城乡贫困劳动力开展免费就业创业培训及职业介绍。落实免费职业教育政策,在中职助学金的基础上,给予贫困家庭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支持用人单位建立劳务培训基地,搞好定向、订单培训。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解决就业创业难题。鼓励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务工,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领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现场:8月8日,排楼乡汪家岩村3.5公里公路施工现场,公路水稳层铺设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加紧修建水泥路面。

受交通条件影响,排楼乡不少村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为了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今年的扶贫工作中,该乡筹集了890多万元资金,修筑一条总长12.5公里的大环线水泥公路,贯穿该乡的汪家岩村、洪恩寺村和三王庙村。

目标:加强交通建设。科学编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拓展完善城乡路网。坚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重点投向贫困区域,加快推进通乡油路、通村水泥路、县乡道改善、村道完善、渡改桥工程建设,实现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建制村及新村聚居点通水泥路。加快发展农村片区客运,改善农村客运条件。推进公路安保工程建设,提升道路安全水平。

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罗渡堤防工程、回龙寺水库等骨干防洪控制性工程、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等建设。争取并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嘉陵江和渠江堤防、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抗旱应急、山洪灾害防治、小型农田水利、“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开展水利风景区建设,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提升城乡饮用水保障水平。规划实施县城供水扩容工程,提升城区供水能力。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任务,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县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强化响水滩、大高滩等水源保护,发展适度规模集中供水,推进贫困村饮水通村入户项目,大力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水质合格率,构建精准到户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支持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确权登记颁证,充分调动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户建设、管理、维护水利设施的积极性。

改善电力使用条件。争取并尽早实施220KV输变电工程,优化110KV农村电网骨干网架结构,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重点解决贫困村供电设施落后、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全面提升配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消除无电户。加大协调力度,尽快实现县域电网同网同价、供电服务均等化。

推进信息网络全覆盖。加快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加强通信基站建设,统筹有线、地面和卫星三种覆盖方式,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及宽带乡村建设,实现行政村电信、广电、互联网全覆盖。采取政府补贴、企业减免、社会支持等方式鼓励农村贫困户使用信息网络,提高宽带家庭普及率。

提升教育卫生发展水平

现场:8月12日,占地面积110亩,设计总建筑面积约75290平方米的北师大广安实验学校二期建设工程正在加紧施工。目前。该校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学校幼儿园和小学部教学楼,行政办公楼,男生宿舍楼,校园绿化、亮化、文化等建设任务,课桌椅、多功能一体机、实验仪器等教学设备安装调试到位。

目标:发展教育事业。加速推进北师大实验学校、川师大七中及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科学布局乡镇中心学校、村小及教学点,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大力发展寄宿制教育,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保证农村学生就地就近入学。拓

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鼓励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开展名师名校创建活动,争创一批名校。逐步提高幼儿保教费减免比例,对贫困家庭子女免收保教费。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向贫困户倾斜教育助学政策,减、免、助、补费范围要全部覆盖贫困户学生,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行“互联网+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中医基地医院和云医院建设,推进县人民医院慢病综合大楼、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县疾控中心扩建,提升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引进民办医疗机构,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就医需求。多渠道培养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实现每万人口有两名全科医生。推进乡村卫生计生人员一体化管理,每千人口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发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定点联系岳池的优势,积极争取设备与技术支持。继续开展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探索推行“互联网+医疗”模式,开展远程诊断,提升诊疗水平,降低因病致贫返贫发生率。

实施生态扶贫工程

现场:8月11日,记者在罗渡镇桐梓坪村6组看到,投资800余万元、占地近3亩的罗渡镇污水处理站内部各项建设工程基本完成,机器设备已安装完毕,目前正在修建围墙,即将进入调试阶段。该站的建成将有效治理有1万多常住人口的罗渡场镇和桐梓坪村新村的污水排放。

目标:加快治理突出生态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筑牢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加大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防治力度,重点抓好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治理等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灾减灾避灾水平。狠抓扬尘治理,推进节能减排,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环境。支持贫困地区群众直接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增加其生态建设管护收入。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

扎实开展“洁净水”八大行动。实施以姚家河、余家河、长滩寺河为重点的溪河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建设人工湿地,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建设沼气池。加强贫困村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饮用水安全保障等工作,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向基层延伸、村庄延伸、盲点死角延伸的要求,持续抓好“五乱”(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治理,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积极探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抓好源头管理和常态化管理,不断巩固和提高治理工作成效。

新闻推荐

岳池县500台联合收割机热火朝天闹秋收

本报讯(岳池记者站肖勇记者卢琴)连日来,岳池县紧抓晴好天气,组织500多台联合收割机,及时抢收水稻,确保颗粒归仓。8月11日上午,记者在石垭镇石坳村看到,跨省水稻收割机作业队正忙着收割水稻。这支作业队来...

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池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老渡口有多老?2015-08-14 21:24
猜你喜欢:
评论:( 三年脱贫 两年巩固 一年提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