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龙凤 岳池记者站 罗武林
3年前,他从一名卫生系统干部走上监察室主任岗位时,对纪检监察工作虽略有耳闻却从未接触过。
3年后,“业内”人士认为他是“专家”,亲朋好友认为他油盐不进,不通人情。
他就是岳池县乔家镇纪委副书记、行政监察室主任周建入。
面对业务,他勤于学习
周建入1982年出生于岳池农村,2005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岳池县兴隆镇卫生院、岳池县卫生局工作,对纪检监察工作只有耳闻。刚担任监察室主任时,他对纪检监察工作相当陌生。但他深知,要干好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练就一身硬本领。为此,他认真钻研理论、业务,不懂的,就虚心向纪检老同志请教。
在努力钻研业务的同时,他还积极争取到县、市纪委跟班学习。在跟班学习过程中,他不仅学习办案经验,还积极学习预防腐败等知识。在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时,他有一句口头禅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管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向同事请教办案经验,他都认真记笔记,过后再慢慢琢磨和消化。几年时间,他用过的笔记本就有近10本。由于勤奋好学,他的业务水平迅速提升,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周建入将预防腐败知识“学以致用”,全力推进该镇廉政文化建设。2014年,通过努力,他将该镇南山村打造成为市级“廉洁村庄”建设示范村,同时将廖坝村等5个村打造成为县级“廉洁村庄”建设示范村。
如今,在岳池纪检系统,只要提起周建入,大家都知道他是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专家”。
案件调查,他敢于“亮剑”
纪检办案之难,难在过人情关。查案时,总有人来给周键入当“说客”。
亲朋好友说他油盐不进,不通人情。但身为纪检监察干部的周建入深知:亲情可以违,法纪不能违;官帽可以丢,法纪不能丢。
2014年9月的一天,一位老党员走进了周建入的办公室,他来反映该镇董家村两委成员在土地挂钩项目中多报劳务费的相关违纪问题。
第二天,周建入就带领相关人员,进驻该村走访调查。在调查中,被调查人员放出话说,周建入如果严格查案,他就会报复他。周建入不顾调查对象的恐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恐吓不行,被调查对象又委托周建入的表哥去说情:“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大动干戈,让人为难!”。周建入对表哥说:“如果你认我这表弟,你就不要害我,干涉我的正常工作。”周建入经过近10天的调查发现,群众反映的相关问题基本属实。后来,该村支部书记范某、村长张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顶住“说情风”,打破“关系网”。他给自己立下规矩:人情口子坚决不开,党纪国法不容讲人情。
在监察室主任这一岗位上,周建入敢于担当,敢于向腐败党员干部“亮剑”。近年来,乔家镇被他处理的党员干部达11人。
大灾面前,他冲锋在前
2015年4月4日,周建入正在休假。当天晚上,一场特大风雹灾害袭击了乔家镇,造成多处房屋垮塌,1人被埋,数人受伤。得知灾情后,周建入立即放弃休假,不顾狂风暴雨,赶往垮塌房屋现场参与救援。
4月5日,周建入被该镇党委临时任命为董家村救灾工作队队长后,立即组织村干部进村入户调查灾情,对房屋全部垮塌的8户农户和房屋部分垮塌的严重受损42户农户逐户进行现场核查,并动员受灾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4月8日,在上级财政拨付的救灾资金到位后,周建入赓即组织镇村干部分发救灾资金,并和廉情监督员一道监督资金发放。当天,镇村干部加班加点发放救灾资金,他和廉情监督员一直坚守在现场监督。
在救灾及恢复生产的3周内,他每天坚持在高强度的工作一线,体重减轻了10多斤。在他的现场监督下,该村受灾群众及时领到了救灾资金,没有一人对资金发放工作提出异议。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实习生王芊记者刘婧)8月18日,省粮食局局长张书冬一行先后深入岳池县九龙镇花园粮库、华蓥现代粮食物流园施工现场、邻水县放心粮油示范店等地,调研广安市夏粮收购及安全生产等工作。副市长刘...
岳池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岳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